huī①摆动;

舞动。

《大铁椎传》:“客大呼~椎,贼应声落马。

”②抛洒;

甩落。

《左传•晋公子重耳出亡》:“奉匜沃盥,既而~之。

”《战国策•齐策》:“举袂成幕,~汗成雨。

”【挥斥】奔放。

céng①曾经。

《陈情表》:“臣侍汤药,未~废离。

”《琵琶行》:“同是天涯沦落人,相逢何必~相识。

”《永遇乐•京口北固亭怀古》:“斜阳草树,寻常巷陌,人道寄奴~往。

”②通“层”。

重叠的。

陆机《园葵》:“~云无温液,严霜有疑威。

”zēng①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。

如“曾祖”、“曾孙”。

《治平篇》:“是高、~时为一户者,至~、元时不分至十户不止。

”②通“增”。

增加。

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:“所以动心忍性,......更多

jiū①树枝向下弯曲。

《诗经•小雅•南有嘉鱼》:“南有~木,甘瓠累之。

”②缠绕;

纠结。

杜甫《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》:“古巃嵸枝相樛~。

”【樛流】⒈曲折迂回的样子。

⒉周转回环的样子。

⒊高低错落的样子。

查询

tì①眼泪。

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樊将军仰天太息流~。

”《捕蛇者说》:“蒋氏大戚,汪然出~。

” 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“后常流~述其事以语人。

”②流眼泪;

哭泣。

《柳敬亭传》:“子之说,能使人慷慨~泣矣。

”③鼻涕。

王褒《僮约》:“目泪下,鼻~长一尺。

”【辨】涕、泗、泪。

古代一般“涕”指眼泪,“泗”指鼻涕。

后来“泪”代替了“涕”,“涕”代替了“泗”,而“泗”一般不用了。

【涕零】落泪。

【涕泗】眼泪与鼻涕,形容悲......更多

qú①(人工开凿的)沟渠。

《西门豹治邺》:“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~。

”②第三人称代词,他。
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虽与府吏要,~会永无缘。

”③大。

通“钜”。

如:渠凶(大恶人,元凶);

渠首(渠魁);

渠酋(渠魁,首领);

渠帅(渠率。

魁首。

旧时统治阶级称武装反抗者的首领或部落酋长)④通“遽”。

疾速《管子•地数》:“夫水激而流渠。

zhào①照射;

照耀。

《陌上桑》:“日出东南隅,~我秦氏楼。

”《过零丁洋》:“留取丹心~汗青。

”②发出。

《滕王阁序》:“邺水朱华,光~临川之笔。

”③日光。

《桃花扇•哀江南》:“秋水长天人过少,冷清清的落~,剩一树柳弯腰。

”④察看。

《后汉书•冯勤传》:“忠臣孝子,览~前世,以为镜戒。

”⑤看镜中的影子。

《晋书•王衍传》:“在车中揽镜自~。

”【照会】⒈参照;

对勘。

⒉招呼;

通知。

láo①关养牲畜的栏圈。

《战国策•楚策》:“亡羊补~,未为晚也。

”②祭祀用的牲畜。

《伶官传序》:“其后用兵,则遣从事以一少~告庙。

”③监狱。

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》:“来到~城里,先请了差拨。

”成语有“画地为牢”。

④牢固;

坚实。

《童区寄传》:“持童抵主人所,愈束缚~甚。

”【牢愁】忧郁不平。

【牢笼】⒈包罗。

⒉笼络。

⒊笼子。

【牢落】⒈廖落;

荒废。

⒉稀疏。

⒊孤寂;

无所寄托。

【牢羞】牛羊等祭品。

chù①直通。

谢灵运《山居赋》:“曲术周乎前后,直陌~其东西。

”②直率。

③直立,高耸。

【又】形容耸立。

杜牧《阿房宫赋》:“蜂房水涡,~不知其几千万落。

”④齐,齐平。

鲍照《芜城赋》:“ 若断岸,~似长云。

”【矗矗】形容高峻。

jīng①一种落叶灌木,枝条可编筐篮。

《兵车行》:“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,千村万落生~杞。

”②用荆条做的刑杖。
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肉袒负~,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。

”③荆州,古“九州”之一,在今长江中游一带。

④春秋战国时楚国的别称。

《察今》:“~人欲袭宋。

”【荆妻】对人谦称自己妻子。

【荆室】贫陋的居室。

jiàng①从高处往下走。

《游黄山记》:“一路沿危壁西行,凡再~升。

”②降落;

下降。

《唐雎不辱使命》:“怀怒未发,休祲~于天。

”③降低;

减缓。

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未尝稍~辞色。

”④莅临;

光临。

《湘夫人》:“帝子~兮北渚。

”⑤降生;

出生。

《离骚》:“惟庚寅吾以~。

”xiáng①降服;

制服。

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今邯郸旦暮~秦,而魏救不至。

”②投降。

《赤壁之战》:“比至南郡,而琮已~。

1112131415 共157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