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ú①通“熟”。

熟;

烹食到可以食用的程度。

《左传•宣公二年》:“宰夫胹熊蹯不~。

”②通“熟”,成熟。

《荀子•富国》:“寒暑和节,而五谷以时~。

”③通“熟”。

深透;

仔细。
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唯大王与群臣~计议之。

”④谁;

哪个。

《师说》:“人非生而知之者,~能无惑?”【辨】谁,孰。

“谁”多表单纯的疑问;

“孰”多表选择。

【孰与】与……相比,哪一个……。

wéi①思考;

考虑。

《墨池记》:“~王君之心,岂爱人之善。

”《陈情表》:“伏~圣朝以孝治天下。

”②只;

只是。

《木兰诗》:“不闻机杼声,~闻女叹息。

”③因为。

《少年中国说》:“~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。

”④句首表语气希望。

《中山狼传》:“~先生速图。

”【辨】惟,唯,维。

“惟”本义是思;

“唯”本义是答应;

“维”本义是绳子。

但在“思”的意义上“惟”、“维”通用;

在“只”的意义上“惟”、“唯”通用;

作助词表语......更多

zhì①搔;

抓。

《列子•黄帝》:“指~无痟痒。

”②搔头,古代妇女头上的一种首饰。

《后汉书•舆服志下》:“诸簪珥皆同制,其~有等焉。

”③投掷。

《庄子•胠箧》:“~玉毁珠。

”这个意义后来写作“掷”。

tì挑。

韩愈《送穷文》:“~块杳微。

”【引】挑动,指使。

《汉书•谷永传》:“卫将军商密~永令发去。

”【又】揭发。

《后汉书•贾复传》:“以~发其奸。

shù①数目;

数量。

《赤壁之战》:“众~虽多,甚未足量。

”②几;

几个。

《寡人之于国也》:“百亩之田,勿夺其时,~口之家可以无饥矣。

”③算术。

《周礼•大司徒》:“三曰六艺: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~。

”④方法;

技艺;

方术。

《后汉书•王昌传》:“时赵谬王子林好奇~。

”⑤命运;

定数。

《六国论》:“则胜负之~,存亡之理,当与秦相较。

”⑥规律;

法则。

《荀子•天论》:“天有常道矣,地有常~矣。

”shǔ①计算;

计数......更多

wǎn①傍晚。

《汉书•天文志》:“伏见蚤~。

”②时间靠后。

沈括《梦溪笔谈》卷二六:“一丘之禾,则后种者~实。

”《韩非子•存韩》:“乃用臣斯之计~矣。

”【又】接近终了,一个时期的后一段。

《唐书•刘禹锡传》:“禹锡~年,与少傅白居易友善。

cáo①官署。

《\\[般涉调\\]哨遍•高祖还乡》:“车前八个天~判,车后若干递送夫。

”②众;

群。

《国语•周下》:“且民所~好,鲜其不济也;

其所~恶,鲜其不废也。

”③古代官署内分科办事的单位。

《赤壁之战》:“品其名位,犹不失下~从事。

”④辈;

等。

与现代汉语的“们”略相当。

杜甫《戏为六绝句》之二:“尔~身与名俱灭,不废江河万古流。

”《诫兄子严敦书》:“吾爱之重之,不愿汝~效也。

”【曹党】群党,邪恶势......更多

zāi①种植。

刘禹锡《戏赠看花诸君子》:“玄都观里桃千树,尽是刘郎去后~。

”②幼苗。

《论衡•初禀》:“紫茎之~如豆。

”③诬陷。

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》:“却怎么~他是个妖怪。

cuǐ玉石有光泽,色彩鲜明。

孙绰《游天台山赋》:“建木灭景于千寻,琪树~璨而垂珠。

”(琪树:玉树。

)刘胜《文木赋》:“制为枕案,文章~璨。

”(枕案:枕头和小桌。

文章:指花纹。

)这个意义又写作“璀采”、“翠粲”、“璀粲”、“璀璀。

”【璀璀】形容鲜明。

【璀错】繁盛;

盛美。

shuí①谁;

什么人;

哪个(些)人。

《殽之战》:“且行千里,其~不知?

”②哪个。

李清照《声声慢》:“满地黄花堆积,憔悴损,如今有~堪折?

”【谁何】⒈谁。

⒉诘问;

盘问。

hé一种野兽。

《列子•汤问》:“~逾汶则死矣。

”mò我国古代东北部一个民族。

《荀子•劝学》:“干越夷~之子,生而同声,第而异俗。

1617 共169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