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iǎo①青白色的丝织品。

李白《闻丹丘子于城北山营石门幽居》:“故园恣闲逸,求古散~帙。

”②青白色;

淡青色。

《与朱元思书》:“水皆~碧,千丈见底。

”【缥缃】古时常用缥与缃的丝帛作书衣或书囊,后因以用“缥缃”来代书卷、书籍。

【缥帙】书卷。

古时多用淡青色丝织品制作书套,因以代指书卷。

huāng①荒芜;

荒凉。

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三径就~,松菊犹存。

”【又】〈名〉荒地。

《归田园居》:“开~南野际”【又】〈名〉荒 远、偏僻的地方。

《过秦论》:“并吞八~之心”②荒年;

灾荒。

《陈州粜米》:“兀的赈济饥~,你也该自省。

”③荒废。

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业精于勤,~于嬉。

”④放纵;

逸乐。

《资治通鉴•陶侃》:“岂可但逸游~醉?”【荒服】离都城二千五百里的地区,是五服中最远的地方,也指边远地区。

fěi①一种蔬菜,属萝卜一类。

《诗经•邶风•谷风》:“采葑采\\~,无以下体。

”②微薄。

萧衍《入屯阅五堂下令》:“~食薄衣。

”fēi常“芳菲”连用,形容花草芳香陆龟蒙。

《阖闾城北有卖花翁诗》:“十亩芳~为旧业。

”féi通“屝”,草鞋。

《乐府诗集•孤孤儿行》:“手为错,足下~。

jí见“蒺藜”。

【蒺藜】⒈一种长刺的野生植物。

汉乐府《孤儿行》:“拔断~肠月中。

”⒉用来御敌的一种器具,有尖刺像蒺藜。

《墨子•备城门》:“皆积经絫石~。

jiǎo①兽角;

动物头上长的角。

《柳毅传》:“而大小毛~,则无别羊焉。

”②形状像兽角的物体。

《阿房宫赋》:“各抱地势,钩心斗~。

”③号角。

古代军中乐器。

《破阵子•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》:“醉里挑灯看剑,梦回吹~连营。

”④边角;

角落。

《口技》:“于厅事之东北~施八尺屏障。

”⑤额角;

额头。

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:“朝鲜昌海,蹶~受化。

”⑥古代量器。

《管子•七法》:“尺寸也,绳墨也,……~量也,谓之法。

”⑦......更多

pí见“貔貅”。

【貔貅】⒈古代传说的的猛兽。

⒉比喻勇猛的军队。

刘禹锡《送唐舍人坐镇闽中》:“忽拥~镇粤城”。

chì①本为火红色,后泛指红色。

《登泰山记》:“日上,正~如丹。

”②至诚;

真纯。

李白《与韩荆州书》:“知君侯推~心于诸贤腹中。

”③空;

徒。

成语有“~手空拳。

”④光;

裸露。

《智取生辰纲》:“六个人脱得~条条的。

”【赤壁】1.地名。

有三处,都在今湖北省。

2.水名。

在今山西省安泽县南。

【赤地】指旱灾、虫灾严重时,遍地不生庄稼。

范晔《后汉书•南匈奴传》:“而匈奴中连年旱蝗,~数千里。

”【赤立】空无所有的样......更多

huái①踝骨及踝关节。

《洛阳伽蓝记•城西》:“蹶倒伤~。

”②脚跟。

《礼记•深衣》:“负绳及~以应直。

guǐ①车两轮间的距离。

《史记•秦始皇本纪》:“车同~,书同文。

”【又】车辙。

《孟子•尽心下》:“城门之~,两马之力与?”②轨道;

一定的路线。

《淮南子•本经》:“五星循~而不失其行。

”③法则;

法度。

《汉书•叙传》:“东平失~。

”【引】遵循;

符合。

《韩非子•五蠹》:“是境风之民,其言谈者必~于法。

”④通“宄”,犯法作乱的人。

《汉书•辛庆忌传》:“奸~不得萌动而破灭。

fǔ①绑在车轮外的两根直木。

《诗经•正月》:“其车既载,乃弃尔~。

”②腮;

面颊。

黄庭坚《进叔》:“小儿丰颊~。

”③辅佐;

协助。

《谋攻》:“夫将者,国之~也。

”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》:“城阙~三秦。

”④古代指京城附近的地方。

《张衡传》:“衡少善属文,游于三~。

”【辅车】颊骨与牙床。

比喻相互依存的事物。

【辅行】副使。

《孟子•公孙丑下》:“孟子为卿于齐,出吊于滕,王使盖大夫王驩为~。

1617181920 共233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