瓮
wèng①一种陶制的盛器,口小腹大。
《史记•田敬仲完世家》:“且救赵之务,宜若奉漏~沃焦釜也。
”②用瓦瓮做。
《过秦论》:“然陈涉~牖绳枢之子。
”
眩
xuàn①眼花;
看不清楚。
《战国策•燕策三》:“秦王目~良久。
”【引】迷惑;
迷乱。
《汉书•元帝纪》:“使人~于名实,不知所守。
”②通“炫”,炫耀。
《三国志•蜀书•法正传》:“宜加敬重,以~远近。
”huàn通“幻”。
变幻;
表演幻术。
《史记•大宛传》:“以大鸟卵及黎轩善~人,献与汉。
”【眩耀】⒈光辉明亮。
⒉迷惑。
睦
mù①和好;
和睦。
《出师表》:“愚以为营中之事,悉以咨之,必能行阵和~。
”②亲睦;
亲密。
《汉书•韦贤传》:“嗟嗟我王,汉之~亲。
”③顺从;
服从。
《左传•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吾兄弟之不协,焉能怨诸侯之不~。
”【睦睦】恭敬的样子。
睽
kuí背离;
不合。
谢眺《游敬亭山》:“兹理庶无~。
”【睽睽】睁大眼睛注视的样子。
查询
窅
yǎo①下陷。
《灵枢经》卷九:“按其腹,~而不起。
”②深;
深远。
郦道元《水经注•汶水》:“石壁~窱,如无道径。
”谢脁《敬亭山》诗:“缘源殊未极,归径~如迷。
”【窅然】⒈深远的样子。
⒉怅惘的样子。
翰
hàn①赤羽的山鸡,也叫锦鸡。
《逸周书•王会》:“文~者若皋鸡。
”【又】鸟的羽毛。
左思《吴都赋》:“理翮振~,容与自翫”②毛笔,古代用羽毛制笔,故称笔为翰。
刘桢《公宴诗》:“投~长叹息。
”③文章。
萧统《文选序》:“义归乎~藻。
”【又】指书信。
宋之问《答田征君》:“忽枉岩中~。
”④白马。
《礼记•檀弓》:“殷人尚白……戎事乘~。
”【翰林】⒈文翰之林,指人文学士聚集的场所,即文苑。
《汉书•扬雄传下》:“......更多
讳
huì①隐瞒。
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》:“有事尽可商量,万勿~也。
”②避忌;
忌讳。
《战国策•秦策》:“法令至行,公平无私,罚不~强大。
”③特指对君主、尊长的名字避开不直称的一种礼节。
韩愈《讳辨》:“汉~武帝,名‘彻’为‘通’。
”④指应避忌的事物。
东方朔《七谏》:“恐犯忌而干~。
”⑤加在已故的君主、尊长的名字前,表示尊敬。
《三国志•先主备传》:“先主姓刘,~备,字玄德。
”
顶
dǐng①人的头顶。
《狱中杂记》:“生人与死者并踵~而卧,无可旋避。
”②物体最高的部分。
《雁荡山》:“山~有大池。
”③用头支持。
周邦彦《汴都赋》:“其败也抉目而折骨,其成也~冕而垂裳。
”④支撑;
承受。
《西游记》:“扫地的,也是他,~门的,也是他。
”⑤最;
极。
《制台见洋人》:“外国人~讲情理。
”⑥顶替。
《文献通考•兵》:“每二匹必有一卒以~其名而盗取其钱。
”⑦用于某些有顶的东西。
《林黛玉进贾府》:“......更多
坠
zhuì①坠落;
落下。
《国殇》:“矢交~兮士争先。
”②丧失;
失掉。
《国语•晋语》:“知礼可使,敬不~命。
”【坠典】已废弃的典章制度。
【坠欢】失去的欢乐或宠爱。
【坠睫】落泪。
【坠绪】仅存的遗迹。
【坠言】失言。
夤
yín①攀附。
穆修《秋浦会遇》诗:“阴排密有~。
”②敬。
《北史•房彦谦传》:“刑赏曲直,升闻于天,~畏照临,亦宜谨肃。
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