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
qù①离去;
离开。
《岳阳楼记》:“便有~国怀乡,忧谗畏讥。
”②距;
距离。
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夫五人之死,~今之墓而葬焉。
”③过去的。
《琵琶行》:“我从~年辞帝京。
”④除去;
去掉。
《捕蛇者说》:“~死肌,杀三虫。
”⑤舍去;
舍弃。
《五蠹》:“~偃王之仁。
”⑥用其他动词后,表示行为动作的趋向。
《永遇乐•京口北固亭怀古》:“风流总被雨打风吹~。
”⑦前往;
到……去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阿母谓阿女,汝可~应之。
否
fǒu①肯定否定对举时表示否定的一方面。
《柳毅传》:“是何可~之谓乎?
”《登泰山记》:“回视日观以西峰,或得日或~。
”②用于答话,表示不同意,相当于“不”,不是这样。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~,吾不为是也。
”③用在句末,表询问。
相当于“不”、“没有”、“吗”。
《永遇乐•京口北固亭怀古》:“凭谁问:廉颇老矣,尚能~?
”李清照《如梦令》:“知~,知?
应是绿肥红瘦。
”pǐ①恶;
坏。
常与“臧”“泰”对用。
《出......更多
囹
líng见“囹圄”。
【囹圄】监狱。
《韩非子•三守》:“至于守司~,禁制刑罚,人臣擅之,此谓刑劫。
”
圬
wū①泥瓦工人用的抹子。
《尔雅•释宫》:“镘谓之~。
”②抹灰等泥瓦工作。
《史记•仲尼弟子列传》:“粪土之墙,不可~也。
”【圬人】泥瓦匠。
址
zhǐ①地基;
地址。
张九龄《登占阳云台》诗:“楚国兹故都,兰台有余~。
”《北史•刘芳传》:“宫阙瘵寺佥复故~。
”②山脚。
王安石《游褒禅山高》:“褒禅山亦谓之华山,唐浮图慧褒舍于其~。
”
垓
gāi①八极之内的广大土地。
扬雄《大鸿胪箴》:“经通~极。
”②界限。
扬雄《卫尉箴》:“重垠累~,以难不律。
”③古代万万为垓。
《太平御览》:“十经谓之~。
”④通“陔”,台阶的层次。
《史记•封禅书》:“坛三~。
”
墺
ào①可居住的地方。
《汉书•地理志》:“奥,读曰~,谓土之可居者也。
”②水边。
《字汇•土部》:“~,地近水涯者。
”
壮
zhuàng①雄壮。
《东方朔》:“拔剑割肉,一何~也。
”②豪迈。
《伶官传序》:“其意气之盛,可谓~哉。
”【又】认为……有气魄。
《送李愿归盘谷序》:“昌黎韩愈,闻其言而~之。
”③加强。
《范进中举》:“只得连斟两碗酒喝了,~了~胆。
”④壮年。
《塞翁失马》:“丁~者引弦而战。
”【又】壮年时。
《烛之武退秦师》:“臣之~也,犹不如人。
”【壮游】带着宏伟的抱负远游。
查询
徐
xú①缓慢。
《石钟山记》:“枹止响腾,余韵~歇。
”《周亚夫军细柳》:“于是天子乃按辔~行。
”《促织》:“遂于蒿莱中侧听~行。
”【徐徐】⒈慢慢地。
⒉安适的样子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自可断来信,~更谓之。
”
孽
niè①宗法制度下指非嫡系家庭的旁支。
《史记•韩信卢绾列传》:“韩王信者,故韩襄王~孙也。
”②邪恶。
《与陈伯之书》:“况伪~昏狡,自相夷戮。
”③灾祸;
罪过。
《芋老人传》:“一旦事变中起,衅~外乘。
”④危害。
《吕氏春秋•遇合》:“圣贤之后,反而~民。
”⑤忤逆;
不孝顺。
贾谊《新书•道术》:“子爱利亲谓之孝,反孝为~。
”【孽障】佛教称过去积恶而造成的不良后果为“业障”,后写作“孽障”。
【孽子】古称非嫡妻......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