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ǚ①踩;

踏。

《少年中国说》:“天戴其苍,地~其黄。

”②登;

登位。

《过秦论》:“吞二周而亡诸侯,~至尊而制六合。

”③鞋子。
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揽裙脱丝~,举身赴清池。

”【又】为(替)……穿上鞋子。

《史记•留侯世家》:“因跪~之。

”【履尾】践踏虎尾,喻处于险境。

è①罪恶;

邪恶。

与“善”相对。

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~。

” 《后序》:“不幸吕师孟构~于前,贾余庆献谄于后。

”②丑;

丑陋。

与“美”相对。

《釆草药》:“未花时釆,则根色鲜泽;

花过而釆,则根色黯~。

”③坏;

不好。

《论积贮疏》:“岁~不人,请卖爵子。

” 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今君与廉颇同列,廉君宣~言,而君畏匿之。

”④污秽。

《五蠹》:“腥臊~臭而伤害腹胃”《报刘一丈书》:“立厩中仆马之间......更多

pū①古时刑具的一种。

《尚书•舜典》:“~作教刑。

”②鞭打。

《促织》:“当其为里正,受~责时,岂意其至此哉。

”③直冲。

《卖柑者言》:“剖之,如有烟~口鼻。

”④击;

扑打。

《冯婉贞》:“投身大敌,与之~斗。

cuò①放置;

安放。

《论语•子路》:“刑罚不中,则民无所~手足。

”王符《潜夫论•德化》:“放之大荒之外,~之幽冥之内。

”(放:驱逐。

大荒:边远的地方。

幽冥:昏暗的地方。

)这个意义又写作“厝”。

②施行。

《周易•系辞上》:“举而~之天下之民,谓之事业。

”【又】处理,置办。

《宋史•徽宗纪》:“令工部侍郎孟揆亲往~置。

”③废弃;

放弃。

柳宗元《断刑论》:“此刑之所以不~也。

”④通“错”。

交错;

间杂。

《史记•......更多

lǎn①抓;

握取;

把持。

《游黄山记》:“两峰秀色,俱可手~。

”②提;

撩起。
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~裙脱丝履,举身赴清池。

”③摘取。

《离骚》:“~茹蕙以掩涕兮,沾余襟之浪浪。

”④招引;

招致。

《隆中对》:“总~英雄,思贤若渴。

qí①旗子;

旗帜。

《曹刿论战》:“吾视其辙乱,望其~靡,故逐之。

”②表识;

标志。

《左传•闵公二年》:“衣,身之章也;

佩,衷之~也。

”③幌子;

招子。

《江南春绝句》:“千里莺啼绿映红,水村山郭酒~风。

”④清代满族的军队组织和户口编制,分为黄、白、红、蓝、镶黄、镶白、镶红、镶蓝八旗。

chūn①春。

四季的第一季。

《曹刿论战》:“十年~,齐师伐我。

”《岳阳楼记》:“庆历四年~,滕子京谪守巴陵郡。

”泛指年。

②年岁,年龄。

《苏武》:“且陛下~秋高,法令亡常。

”③春意,生机。

刘禹锡《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》:“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~。

”【春晖】1.春阳,春光。

李白《惜馀春赋》:“见游丝之横路,网~以留人。

”2.喻母爱。

孟郊《游子吟》:“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……谁寸草心,报得三......更多

chū树名。

即臭椿。

【樗栎】樗树和栎树,庄子认为它们是无用之材,后以比喻才能低下。

苏轼《和穆父新凉》诗:“常恐~身,坐缠冠盖蔓。

”【樗散】樗为无用之材。

比喻不合世用。

多为自谦之词。

zhèng①不偏;

不斜。

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惧谗邪,则思~身以黜恶。

”②正常;

正当。

《狱中杂记》:“今天时顺~,死者尚稀。

”③规律;

道理。

《张衡传》:“遂乃研核阴阳,妙尽璇机之~。

”④公正;

正直。

《屈原列传》:“邪曲之害公也,方~之不容也。

”⑤作为主体的,与“副”相对。

《狱中杂记》:“而十四司~副郎好事者。

”⑥恰好;

正好。
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便利此月内,六合~相应。

”⑦表示状态的持续、动作的进行。

......更多

xùn①用活人陪葬。

《墨子•节葬》:“天子杀~,众者数百。

”【又】用偶人或器物随葬。

②为了某种目的而死。

《三国志•魏书•陈思王植传》:“~国家之难。

”③谋求;

追求。

陆机《豪士赋序》:“游子~高位于生前,志士思重名于身后。

1617181920 共242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