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ún①质朴;

敦厚。

苏轼《超然亭记》:“予既乐其风俗之~,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。

”②成对的。

《左传•襄公十一年》:“郑人赂晋侯以广车、钝车,~十五乘。

”③咸;

含盐多。

《汉书•食货志上》:“山林薮泽原陵~卤之地。

”④通“焞”。

光明;

美好。

《国语•郑语》:“夫黎为高辛氏火正,以~耀敦大,天明地德,光照四海,故命之曰祝融。

”⑤能“醇”。

(味道)浓厚。

《论衡•自然》:“~酒味甘,饮之者醉不相知。

”⑥通“......更多

zhào照耀。

《荀子•天论》:“列星随旋,日月递~。

”zhāo通“昭”。

明显;

显著。

《诗经•小雅•正月》:“潜虽伏矣,亦孔之~。

liè①火势猛。

【引】猛烈;

强烈。

《赤壁之战》:“火~风猛,船往如箭。

”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穷冬~风,大雪深数尺。

”②放火烧;

燃烧。

《窦娥冤》:“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~些纸钱。

”③功绩;

功业。

《过秦论》:“奋六世之余~,振长策而御宇内。

”④威力。

《秋声赋》:“其所以摧败零落者,乃一气之余~。

”⑤壮烈;

刚毅。

《谭嗣同》:“呜呼,~矣。

”⑥厉害;

严重。

《病梅馆记》:“文人画士这祸之~至此哉。

”【烈士】⒈......更多

liáo①古代用以照明的火炬。

《诗经•小雅•庭燎》:“庭~之光。

”liǎo①放火焚烧草木。

《诗经•小雅•正月》:“~之方扬,宁或灭之?

”②烘烤。

《后汉书•冯异传》:“光武对灶~衣。

”【又】烧焦。

《三国志•魏书•王粲传》:“以此行事,无异于鼓洪炉以~毛发。

zhōng①穿在里面。

《左传•襄公二十七年》:“楚人~甲。

”②内心。

《左传•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今天诱其~。

”③通“中”。

正中不偏。

《左传•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服之不~,身之灾也。

”④福。

《尚书•汤诰》:“降~于下民。

rèn①衣襟。

《战国策•齐策》:“连~成帷,举袂成幕。

”【又】整理衣襟。

刘向《新序•节士》:“原宪冠桑叶冠,杖藜而应门,正冠则缨绝,~襟则肘见。

”②衣袖;

袖口。

《盐铁论•非鞅》:“诸侯敛~,西面而向风。

”③床席。

《订鬼》:“故得病寝~,畏惧鬼至。

mào①眼睛失神,看不清楚。

《孟子•离娄上》:“胸中正,则眸子瞭焉;

胸中不正,则眸子~焉。

”②通“耄”,年老。

《汉书•武帝纪》:“哀夫老~。

zhēn①自然的本性。

《庄子•秋水》:“谨守而勿失,是谓反其~。

”②真实。

《汉书•宣帝纪》:“使~伪毋相乱。

”③真正的。

《周亚夫军细柳》:“嗟乎﹗此~将军矣。

”④确实。

《游黄山记》:“众壑纵横,~黄山绝胜处。

shǐ①箭。

《过秦论》:“秦无亡~遗镞之费,而天下诸侯已困矣。

”②发誓。

《诗经•柏舟》:“之死~靡它。

”③通“屎”,粪便。

《狱中杂记》:“每薄暮下管键,~溺皆闭其中,与饮食之气相薄。

”【矢言】正直之言。

lù见“碌碌”。

【碌碌】⒈平庸无能。

《史记•酷吏列传》:“九卿~奉其官。

”⒉车轮声。

陆游《季秋已寒节令颇正喜而有赋》:“风色萧萧生麦陇,车声~满鱼塘。

1617181920 共245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