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
gēn①树木的根。
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臣闻求木之长者,必固其~本。
”《促织》:“见有虫伏棘~。
”②泛指杆物的根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指如削葱~,口如含朱丹。
”《七步诗》:“本是同~生,相煎何太急?
”《采草药》:“大率用~者,若有宿~,须取无茎叶时采。
” 【又】植根;
扎根。
《孟子•尽心上》:“君子所性,仁义礼智~于心。
”③物体的下部、底部。
庚信《明月山铭》:“风生石洞,云出山~。
”④事物的根源、本源。
梗
gěng①植物的枝或茎。
沈括《梦溪笔谈》卷二四:“自后人有为蜂螫者,挼芋~傅之则愈。
”②正直。
屈原《九章•橘颂》:“淑离不淫,~其有理兮。
”(美丽无邪,正直而有法度。
离:通“丽”。
美丽。
)【引】强硬,顽固。
《商君书•赏刑》:“强~焉,有常刑而不赦。
”③阻塞。
郦道元《水经注•河水》:“其山虽辟,尚~湍流。
”今有双音词“梗塞”④害;
祸患。
《诗经•大雅•桑柔》:“谁生历阶?
至今为~。
”
棘
jí①酸枣树。
《诗经•魏风•园有桃》:“园有~,其实之食。
”②多刺的灌木。
《六国论》:“暴霜露,斩荆~。
”③通“戟”,一种兵器。
《左传•隐公十一年》:“子都拔~以逐之。
”【棘手】像荆棘刺手,比喻事情难办。
【棘寺】⒈九卿官署。
⒉大理寺的别称。
【棘心】⒈棘木的幼苗。
⒉比喻孝子思亲之心。
【棘院】科举时代的试院。
【棘针】⒈棘刺。
⒉喻寒气刺骨。
椽
chuán椽子,放在檩上架着屋顶的圆木条。
《左传•桓公十四年》:“冬,宋人以诸侯伐郑……以(郑)大宫之~归,为卢门之~。
”【椽笔】像椽子一样大的笔。
比喻重要的文章或杰出的写作才能。
蒲松龄《聊斋志异•罗刹海市》:“先生文学士,必能衙官屈宋,欲烦~赋海市,幸无吝珠玉。
”
残
cán①杀害;
伤害。
《周礼•夏官•大司马》:“放弑其君则~之。
”②害;
祸害。
《论积贮疏》:“今背本而趋末,食者甚众,是天下之大~也。
”③残暴为害的人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当横行天下,为汉家除~去秽。
”④残缺;
残破。
《雨霖铃》:“杨柳岸晓风~月。
”⑤残余;
剩余。
《愚公移山》:“以~年余力,曾不能毁山之一毛,其如土石何?
”【残喘】1.垂死时仅存的喘息。
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:“今日之事,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以苟......更多
治
zhì①治理。
《论积贮疏》:“民不足而可~者,自下及今未之尝闻。
”②惩处。
《出师表》:“不效则~臣之罪。
”③医治。
《扁鹊见蔡桓公》:“君有疾在腠理,不~将恐深。
”④建造。
《西门豹治邺》:“为~斋宫河上。
”⑤整理;
备办。
《冯谖客孟尝君》:“于是约车~装,载券契而行。
”⑥训练。
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“史公~兵,往来桐城。
”⑦对付;
抵御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同心一意,共~曹操。
”⑧处理。
《苏武传》:“单于使卫律......更多
测
cè①测量水深;
测量。
《过秦论》:“据亿丈之城,临不~之渊以为固。
”②估计;
预料。
《曹刿论战》:“夫大国,难~也。
”《荆轲剌秦王》:“入不~之强秦。
”【测揆】测度。
【测字】旧时迷信把汉字拆开,用其偏旁点画的离合分聚等预测占卜凶吉,叫测字。
也叫“拆字”。
濆
fén①水边;
河旁高地。
《诗经•大雅•常武》:“铺敦淮~,仍执丑虏。
”②汝水的岔流。
pēn水从地下涌出。
《公羊传•昭公五年》:“叔弓帅师败莒师于~泉。
~泉者何?
直泉也。
直泉者何?
涌泉也。
”
爱
ài①喜爱.《师说》:“~其子,择师而教之。
”②亲爱的;心爱的.《柳毅传》:“见大王~其女牧羊于野。
”③爱护.《陈涉世家》:“吴广素~人,士卒多为用者。
”④怜惜;同情.《左传•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若~重伤,则如勿伤。
”⑤爱惜.《指南录后序》:“国事至此,予不得~身。
”⑥吝啬.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吾何~一丰?。
”⑦爱好.《阿房宫赋》:“秦~纷奢,人亦念共家。
”【爱服】心甘情愿地服从.
犯
fàn①侵犯。
《左传•城濮之战》:“胥臣蒙马以虎皮,先~陈蔡。
”②触犯;
冒犯。
《出师表》:“若有作奸~科及为忠善者,宜付有司论其刑赏。
”③危害。
《国语•楚语》:“若防大川焉,溃而所~必大矣。
”④冒;
冒着;
顶着。
《捕蛇者说》:“盖一岁之~死者二焉。
”⑤使用。
《孙子•九地》:“~三军之众,若使一人。
”⑥罪犯;
犯人。
《狱中杂记》:“大盗未杀人,及他~同谋多人者。
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