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
biāo①末端;顶端。
亦指树的末梢。
泛指高而尖的物体。
《蜀道难》:“上有六龙回日之高~。
”②高举。
周密《观潮》:“有乘骑、弄旗、~枪、舞刀于水面者。
”③标记;标志。
《范进中举》:“手里插个草~。
”④写明。
《哨遍•高祖还乡》:“明~着册历,见放着文书。
”⑤标准,榜样。
《狱中杂记》:“械系不稍宽,为~准以警其余。
”⑥清代军队编制名称,一标辖三营。
《三元里抗英》:“城内督~抚~旗满官兵,均欲奋勇出城决战。
”
楚
chǔ①本是一种丛生灌木,又叫“荆”;
古代取其条作打人的工具。
《礼记•学记》:“夏~二物,收其威也。
”②痛苦,悲痛。
《柳毅传》:“妇始~而谢,终泣而对。
”③鲜明,整齐。
《战国策•齐策》:“不韦使~服而见。
”④周代诸侯国,战国时为七雄之一。
位于长江中下游,后来这一带地方也称楚。
《樊姬》:“樊姬,~国之夫人也。
”《大铁椎传》:“与人罕言语,语类~声。
”【楚楚】1.形容衣服鲜明整洁。
2.草木丛生的样子。
榛
zhēn①一种落叶乔木。
《诗经•小雅•青蝇》:“营营青蝇,止于~。
”【又】榛树的果实。
《礼记•内则》“枣栗~柿,瓜桃李梅。
”②丛生的荆棘。
左思《招隐诗二首》:“经始东山庐,果下自成~。
”【榛榛】草木丛杂的样子。
查询
殖
zhí①繁殖;
生长。
《吕氏春秋•明理》:“禽兽胎消不~。
”《荀子•尧问》:“草木~焉,鸟兽育焉。
”【引】增加;
增长。
《国语•周语上》:“财用蕃~。
”②种植。
《尚书•吕刑》:“农~嘉谷。
”③经商。
《列子•杨朱》:“子贡~于卫。
”
法
fǎ①法令;
法律;
制度。
《察今》:“故治国无~则乱。
”②标准;
法则;
规律。
《礼记•中庸》:“是故君子动而世为为天下道,行而世为天下~,言而世为天下则。
”《察变》:“此物能寒,~当较今尤茂”③方法;
做法。
《谋攻》:“凡用兵之~,全国为上。
”《采草药》:“古~采草药多用二、八月。
”④效法;
仿效。
《五蠹》:“是以圣人不期修古,不~常可。
”《察今》:“非不贤也,为其不可得而~。
”⑤佛教的道理。
高适《赠杜二......更多
泽
zé①聚水的洼地。
一般指湖沼。
《滕五阁序》:“山原旷其盈视,川~纡其骇瞩。
”②雨露。
《项脊轩志》:“百年老屋,尘泥渗漉,雨~下注。
”③津液。
《采草药》:“大率用根者,若有宿根,须取无茎叶时采,则津~皆归其根。
”④光泽;
润泽。
《采草药》:“未花时采,则根色鲜~。
”⑤恩惠;
好处。
《西门豹治邺》:“故西门豹为邺令,名闻天下,~流后世”【又】使……得到恩泽。
《答司马谏议书》:“未能助上大有为,以膏~斯民。
浮
fú①飘浮在水面上,与“沉”相对。
《西门豹治邺》:“令女居其上,~之河中。
”②飘浮在空中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交语速装束,络绎如~云。
”③在水上行驶;
航行。
屈原《哀都》:“过夏首而西~兮,顾龙门而不见。
”④超过。
《海瑞传》:“搏噬善类,其罪又~于高拱。
”⑤轻。
《采草药》:“有苗时采,则虚而~。
”⑥虚浮;
浮华。
《治平篇》:“禁其~靡,抑其兼并。
”⑦轻薄;
轻佻。
《国语•楚语》:“教之乐,以疏其秽而镇其~......更多
涨
zhǎng水面高起来。
岑参《江上阻风雨》:“云低岸花掩,水~滩草没。
”【引】增高。
杜甫《缆船苦风戏题》:“~沙霾草树。
”zhàng弥漫。
《南史•陈武帝纪》:“纵火烧栅,烟尘~天。
”
湄
méi岸边水草相接处。
《诗经•秦风•蒹葭》:“所谓伊人,在水之~。
”
湮
yān①埋没。
《事略》:“黄花冈上一抔土,犹~没于荒烟蔓草间。
”②填塞。
《庄子•天下》:“昔者禹之~洪水,决江河。
”【湮灭】1.灭亡。
2.埋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