某
mǒu①指代不明确说出的时、地、人、事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~年月日,秦王与赵王会饮,令赵王鼓瑟。
”《地震》:“后闻~处井倾侧,不汲;
~家楼台南北易向。
”《大铁椎传》:“今夜半,方期和决斗~所。
”《报刘一丈书》:“~也贤!
~也贤!
。
”②代称自己或代自己的名。
《记王忠肃公翱事》:“今以半别公,公固知~不贪也。
”《游褒禅山记》:“临川王~记。
”
染
rǎn①染色;
用颜料使物体具有某种颜色。
《墨子•所染》:“~于苍则苍,~于黄则黄;
所入者变,其色亦变。
”②沾染;
污染。
《爱莲说》:“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~,濯清涟而不妖。
”③传染。
《狱中杂记》:“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,无可旋避,此所以~者众也。
”【染逮】沾污;
牵连。
【染服】僧衣。
亦名缁衣。
色紫而带浅黑。
概
gài①量米粟时刮平头斛用的木板。
《韩非子•外储说左上》:“~者,平量也。
” 【引】刮平;
削平。
《管子•枢言》:“釜鼓满,则人~之。
”(釜、鼓:量器。
)②大略;
大体。
《史记•伯夷列传》:“其文辞不少~见。
”③节操;
风度。
《后汉书•周黄徐姜申屠列传》:“若二三子谓识去就之~。
”《晋书•桓温传》:“温豪爽有风~。
”④景象;
状况(后起意义)。
杜甫《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》诗:“故山多药物,胜~忆桃源。
沉
chén①沉入水中;
沉没。
刘禹锡《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》:“~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。
”《岳阳楼记》:“浮光跃金,静影~璧。
”②泛指下落;
沉陷。
《过零丁洋》:“山河破碎风飘絮,身世浮~雨打萍。
”③沉溺;
陷入。
《冯谖客孟尝君》:“~于国家之事,开罪于先生。
”④重;
沉重。
《采草药》:“无苗时采,则实而~。
”⑤深;
深沉。
《如梦令》:“常记溪亭日幕,~醉不知归路。
”【注】“沉”原来写作“沈”,音s......更多
涂
tú①泥;
泥巴。
《韩非子•外储说左上》:“夫婴儿相与戏也,以尘为饭,以~为羹。
”②特指封泥,古代公私简牍的封闭处盖有印章的泥块。
《吕氏春秋•适威》:“故民之于上也,若玺之于~也。
”③道路。
周密《观潮》:“珠翠罗绮溢目,车马塞~。
”④涂沫;
涂饰。
《论衡•幸偶》:“均之地也,或基殿堂,或~轩户。
”⑤玷污;
污染。
班固《西都赋》:“雷奔电激,草木~地。
”⑥塞;
堵住。
王守仁《尊经阁记》:“没溺于浅闻小见,以......更多
涸
hé水干。
《韩非子•说林上》:“子独不闻~泽之蛇乎?”柳宗《吏商》:“~海以为盐。
”
滨
bīn①水边。
《屈原列传》:“屈原至于江~。
”②靠近。
《列子•说符》:“有人~河而居者,习于水。
”
激
jī①阻遏水势以使之腾涌。
《孟子•告子上》:“~而行之,可使在山。
”《答韦中立论师道书》:“~而发之欲其清,固而存之欲其重。
”②(水势)腾涌冲撞。
《与朱元思书》:“ 泉水~石,泠泠作响。
”③激动;
激发。
《出师表》:“由是感~,遂许先帝以驱驰。
”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~于义而死焉者也。
”④疾速;
猛烈。
《兰亭集序》:“又有清流~湍,映带左右。
”⑤(声音)激烈高亢。
《谭嗣同》:“冀缓急或可救助,词极~切。
瀚
hàn见“瀚海”、“瀚瀚”。
【瀚海】两汉六朝指北方的一个湖泊。
其地众说不一,一说即今贝加尔湖。
唐代泛指从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直到今准噶尔盆地一带广大地区。
【瀚瀚】广大的样子。
《淮南子•俶真》:“浩浩~,不可隐仪揆度而通光耀者。
”查询
煞
shà①迷信传说中的凶恶的神。
如“凶神恶煞”。
②用在动词后,表示极度(后起意义)。
柳永《迎春乐》:“别后相思~。
”shā①通“杀”。
杀伤。
班固《白虎通•五行》:“西方~伤成物,辛所以~伤之也。
”【又】消灭,结束。
班固《白虎通•五行》:“法四时,先生后~也。
”查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