具
jù①酒肴;
饮食。
《史记•项羽本纪》:“为太牢~。
”②供应、备办酒食。
《殽之战》:“居则~一日之积,行则备一夕之卫。
”③置办;
准备。
《郑伯克段于鄢》:“大叔完聚,缮甲兵,~卒乘,将袭郑。
”《活板》:“此印者才毕,则第二板已~。
”④具有;
具备。
《核舟记》:“罔不因势像形,各~情态。
”⑤器具;
器械。
《伤仲永》:“仲永生五年,未尝识书~。
”《赤壁之战》:“船、粮、战~俱办。
”⑥才能;
才干。
《晋书•王羲之......更多
决
jué①疏通水道;
开口子导引水流。
《五蠹》:“中古之世,天下大水,而鲧禹~渎。
”②决口;
洪水冲开堤岸。
《汉书•武帝纪》:“河水~濮阳,泛六郡。
”③决定;
确定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受制于人,吾计~矣。
”④判决;
裁决。
《狱中杂记》:“情稍重,京兆、五城即不敢专~。
”《两小儿辩日》:“孔子不能~也。
”⑤处决;
执行死刑。
《狱中杂记》:“大盗未杀人,及他犯同谋多人者,止主谋一二人立~。
”【引】自杀。
《后序》:“......更多
出
chū①由内向外走,与“入”相对。
《国殇》:“~不入兮往不反。
”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:“入则无法家拂士,~则无敌国外患者,国恒亡。
”【又】使……出来。
《中山狼传》:“先生举手~狼。
”②付出;
支付。
《礼•王制》:“量入以为~。
”③出发。
《殽之战》:“吾见师~,而不见其入也。
”《触龙说赵太后》:“必以长安君为质,兵乃~。
”④脱离,离开。
《梅花岭记》:“其气浩然,常留天地之间,何必~世入世之面目。
”《......更多
制
zhì①裁制衣服。
《诗经•豳风•东山》:“~彼裳衣。
”②制造;
制作。
《观巴黎油画记》:“见所~蜡人,悉仿生人。
”③控制;
掌握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吾不能举全吴之地,十万之众,受~于人。
”④制服。
《中山狼传》:“夫羊,一童子可~之。
”⑤制定;
规定。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是故明君~民之产,必使仰足以事父母。
”⑥禁止;
遏制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瑜请精兵五万,自足~之。
”⑦法制;
制度。
《郑伯克段于鄢》:“今京不度,......更多
卿
qīng①古代高级官爵名,在公之下,大夫之上。
《邵公谏厉王弭谤》:“故天子听政,使公~至于列士献诗。
”②君对臣、上对下的爱称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~欲何言?
”③对对方表示亲热或随便的称呼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~但暂还家,吾今且报府。
”【卿卿】作为亲昵之称。
有时含有戏谑,嘲弄之意。
【卿寺】九卿的官署。
厝
cuò①放置;
安排。
贾谊《治安策》:“抱火~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。
”(积薪:柴堆。
)这个意义又写作“措”。
②葬。
潘岳《寡妇赋》:“将迁神而安~。
”(神:指灵柩。
)【引】指棺材浅埋等待改葬。
归有光《与沈养吾书》:“山妻在殡,便欲权~。
”(山妻:指自己的妻子,是一种客套话。
殡:停棺待葬。
权:暂且。
)③通“错”。
交错;
交叉。
《汉书•地理志》:“五方杂~,风俗不纯。
”④磨刀石。
【厝火积薪】言置火于积薪之下,......更多
同
tóng①相同;
一样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今卿廓开大计,正与孤~。
”②同一。
《殽之战》:“秦不哀我丧而伐吾~姓。
”③一致;
统一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若备与彼协心,上下齐~,则宜抚安,与结盟好。
”④附和;
随同。
《答司马谏议书》:“士大夫多以恤国事,~俗自媚于众为善。
”⑤参与;
干预。
《谋攻》:“不知三军之事而~三军之政者,则军士惑矣。
”⑥共同;
一起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今君与廉颇~列。
”【同案】明清时称同一......更多
哀
āi①悲痛;
伤心。
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伏尸而哭,极~。
”《柳毅传》:“词毕,又~咤良久。
”《阿房宫赋》:“秦人不暇自~,而后人~之。
” 〖又〗以……为哀。
《殽之战》:“秦不~吾丧而伐吾同姓。
”②怜悯;
同情。
《赵威后问齐使》:“是其为人,~鳏寡,恤孤独,振困穷,补不足。
”《捕蛇者说》:“君将~而生之乎?
”③〈名〉丧事。
《史记•项羽本纪》:“汉王为发~,泣之而去。
”【哀感顽艳】形容文章凄恻动人,能使愚昧......更多
哆
chǐ(又读chě)①张大口,张大。
韩愈《病中赠张十八》诗:“夜阑纵捭阖,~口疏眉厖。
”②放纵,放荡。
《法言•吾子》:“述正道而稍邪~者有矣,未有述邪~而稍正也。
”【哆哆】口张大。
【哆然】1.人心不服、离散。
2.张口欲噬。
善
shàn①好;
善良。
《〈论语〉六则》:“择其~者而从之,其不~者而改之。
”《〈论语〉十则》:“愿无伐~,无施劳。
”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晋鄙听,大~;
不听,可使击之。
”【又】具有杰出的(惊人的)成就。
《墨池记》:“羲之之书晚乃~。
”【又】认为……好。
《史记•留侯世家》:“良数以《太公兵法》说沛公,沛公~之。
”②喜欢;
羡慕。
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~万物之得时,感吾生之行休。
”《陌上桑》:“罗敷~蚕桑,采......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