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
jí①走近;
靠近;
走向。
《诗经•卫风•氓》:“匪来贸丝,来~我谋。
”《童区寄传》:“夜半,童自转,以缚~炉火烧绝之。
”②到。
《报刘一丈书》:“~明日,又不敢不来。
”③根据;
以……为根据。
《原毁》:“取其一不责二,~其新不究其旧。
”④就在;
当。
《鸿门宴》:“项王~日因留沛公与饮。
”⑤就;
便。
《狱中杂记》:“情稍重,京兆、五城~不敢专决。
”⑥就是。
《林黛玉进贾府》:“此~冷子兴所云之史氏太君。
”⑦立即......更多
发
fā①把箭射出去;发射。
《卖油翁》:“见其~矢十中八九。
”②出发。
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今太子迟之,请辞决矣,遂~。
”③派遣;派出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孤当续~人众,多载资粮。
”④征发;征调。
《西门豹治邺》:“西门豹即~民凿十二渠。
”⑤兴起;发生。
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:“舜~于畎亩之中。
”⑥生长;长出。
王维《相思》:“春来~几。
”⑦发布;颁布。
《殽之战》:“遂~命,遽兴姜戎。
”⑧发送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......更多
句
jù句子;
文句。
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:“乃知太白‘开帆入天镜’之~为妙。
”gōu勾勒;
勾画。
后写作“勾”。
《柳敬亭传》:“说书虽小技,然必~性情,习方俗。
”【句读】jùdòu文章中应停顿之处。
主意较完整,能断开的为句;
语意欠完整,只需稍作停顿的为读。
哲
zhé①聪明。
《尚书•皋陶谟》:“知人则~。
”②才能出众的人。
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臣虽下愚,知其不可,而况于明~乎。
”【哲匠】巨匠。
有在某方面造诣很深的意思,常指画家或文人。
【哲人】智慧卓越的人。
【哲思】精深的思虑。
【哲嗣】旧时称别人子的敬词。
善
shàn①好;
善良。
《〈论语〉六则》:“择其~者而从之,其不~者而改之。
”《〈论语〉十则》:“愿无伐~,无施劳。
”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晋鄙听,大~;
不听,可使击之。
”【又】具有杰出的(惊人的)成就。
《墨池记》:“羲之之书晚乃~。
”【又】认为……好。
《史记•留侯世家》:“良数以《太公兵法》说沛公,沛公~之。
”②喜欢;
羡慕。
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~万物之得时,感吾生之行休。
”《陌上桑》:“罗敷~蚕桑,采......更多
嗷
áo见“嗷嗷”“嗷嘈”【嗷嗷】1.哀鸣声。
《诗经•小雅•鸿雁》:“鸿雁于飞,哀鸣~。
”2.哀怨或愁叹声。
《三国志•魏书•董卓传》:“百姓~,道路以目。
”3.嘈杂声。
曹植《美女篇》:“众人徒~,安知彼所欢。
”【嗷嘈】áocáo声音嘈杂,喧嚣。
杜甫《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》:“太常楼船声~,问兵刮寇趋下牢。
”
夕
xī①傍晚;
太阳落山的时候。
《陈情表》:“人命危浅,朝不虑~。
”②夜晚。
《殽之战》:“居则具一日之积,行则备一~之卫。
”
彗
huì①扫帚,也作“篲”。
《汉书•高帝纪》:“太公拥~。
”【又】扫。
《后汉书•光武帝纪下》:“高锋~云。
”②彗星,也称扫帚星。
《左传•昭公十七年》:“~,所以除旧布新也。
”《九歌•少司命》:“登九天兮抚~星。
”
得
dé①获得;
得到;
取得。
与“失”相对。
《鱼我所欲也》:“一箪食,一豆羹,~之则生,弗~则死。
”《垓下之战》:“汉皆已~楚乎?
”②贪求;
贪得。
《论语•季氏》:“戒之在~。
”③心得;
收获。
《游褒禅山记》:“古人之观于天地,……往往有 ~。
”④得意;
满足。
《兰亭集序》:“当其欣于所遇,暂~于己,快然自足。
”⑤领会;
理解。
《朝三暮四》:“宋有狙公者,爱狙,养之成群,能解狙之意,狙亦~公之心。
”⑥合适;
恰当......更多
媪
ǎo①对老年妇女的敬称。
《触龙说赵太后》:“老臣以~为长安君计短也。
”②泛指妇女。
《史记•卫将军骠骑列传》:“给事平阳侯家中,与侯妾卫~通,生青。
”③地神。
《汉书•礼乐志》:“后土富~,昭明三光。
”查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