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ì①遮住;遮掩。

《鸿门宴》:“常以身翼~沛公。

”②蒙蔽。

《论语•阳货》:“女闻六言六~矣乎。

”【又】受蒙蔽。

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:“由此观之,王之~甚矣。

”③隐藏,躲藏。

《黔之驴》:“~林间窥之。

”④总括;概括。

《论语•为政》:“《诗》三百,一言以~之,曰:思无邪。

chán昆虫名,又叫“知了”。

《与朱元思书》:“~则千转不穷,猿则百叫无绝。

”《雨霖铃》:“寒~凄切,对长亭晚,骤雨初歇。

”【蝉联】又作“蝉连”。

连续不断。

【蝉蜕】1.蝉幼虫蜕下的壳,可入药。

2.比喻解脱。

司马迁《史记•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~于浊秽,以浮游尘埃之外。

”3.特指悟佛法,解脱凡体成佛。

gào①告诉。

《尝书•太甲下》:“伊尹申~于王。

”(伊尹:人名。

申:重。

)②皇帝给臣子的命令。

李阳冰《草堂集序》:“潜草诏~,无人知者。

”③告诫;

劝勉。

《国语•楚语上》:“近臣谏,远臣谤,舆人诵,以自~也。

” 《尚书•多方》:“成王归自奄,在宗周,~庶邦。

”④文体的一种,用天告诫或勉励。

刘勰《文心雕龙•辨骚》:“故其陈尧舜之耿介,称汤武之祗敬,典~之体也。

” 【辨】告,诰,诏。

“告 ”和“诰原来都......更多

huò①广阔。

《桃花源记》:“复行数十步,~然开朗。

”②深邃。

徐悱《古意酬刘长史溉》:“此江称~险。

”③排遣;

免除。

王士祯《书剑侠二事》:“传令吏归舍,释妻子,~其赔偿。

”huō①残缺。

贾思勰《齐民要术•种谷》:“稀~之处,锄而补之。

”②舍弃。

《红楼梦》:“明儿你们~出些辛苦来罢。

”huá豁拳,即猜拳。

zhuǎn①转动;

辗转。
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表雀白鹄舫,四角龙子幡,婀娜随风~。

”《促织》:“~侧床头,唯思自尽。

”②回转;

拐弯。

《过秦论》:“率疲弊之卒,将数百之众,~而攻秦。

” 《醉翁亭记》:“峰回路~,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。

”③迁徙;

移动。

《捕蛇者说》:“号呼而~徙,饥渴而顿踣。

”④转向。

《琵琶行》:“却坐促弦弦~急。

”⑤调任。

《张衡传》:“再~复为太史令。

”zhuàn①旋转。

《琵琶行》:“~轴......更多

zhé①表示多次重复。

“总是”、“往往”的意思。

《五柳先生传》:“或置酒而招之,造次~尽,期在必醉。

”②表示后面的行为是在前一行为之后紧接着发生的,根据文意可译为“马上”、“于是”、“就”。

《促织》:“一鸣~跃去,行且速。

tòu①跳。

《南史•后妃传》:“妃知不免,乃~井死。

”②通过;

穿透。

贾岛《病鹘吟》:“有时~雾凌空去。

”shū惊慌的样子。

左思《吴都赋》:“惊~沸乱。

sāo①动乱;

扰乱。

《答韦中立论师道书》:“岂可使呶呶者早暮咈吾耳,~吾心。

”②忧愁。

《屈原列传》:“离~者,犹离忧也。

”③《离骚》的简称。

也用来指楚辞类的诗。

【骚人】骚体诗人;

诗人;

文人。

【骚骚】⒈急迫的样子。

⒉愁思的样子。

⒊风猛的样子。

qiān①亏;

损。

《诗经•小雅•天保》:“如南山之寿,不~不崩。

”②飞。

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凤~翥于甍标,咸溯风而欲翔。

”③举头的样子。

《楚辞•大招》:“鰅鳙短狐,王虺~只。

”④通“搴”,拔取。

《汉书•杨仆传》:“非有斩将~旗之实也。

”⑤通“褰”,揭起衣裳。

《汉书•王莽传上》:“方今天下闻(刘)崇之反也,咸欲~衣手剑而叱之。

”⑥通“愆”,过错。

《荀子•正名》:“长夜漫兮,永思~兮。

kūn①古代一种剃去头发的刑罚。

《后汉书•马融传》:“免官,~徙朔方。

”②剪去头发。

屈原《涉江》:“接舆~首兮,桑扈裸行。

”③剪去树枝。

贾思勰《齐民要术》:“种柳干树则足柴,十年以后~一树,得一载。

1617181920 共381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