髡
kūn①古代一种剃去头发的刑罚。
《后汉书•马融传》:“免官,~徙朔方。
”②剪去头发。
屈原《涉江》:“接舆~首兮,桑扈裸行。
”③剪去树枝。
贾思勰《齐民要术》:“种柳干树则足柴,十年以后~一树,得一载。
”
鸢
yuān一种鹰。
《诗经•大雅•旱麓》:“~飞戾天,鱼跃于渊。
”《与朱元思书》:“~飞戾天者,望峰息心。
”
麈
zhǔ①一种似骆驼的鹿类动物,也叫驼鹿。
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“其兽则庸旄貘犛,沈牛~麋。
”②麈尾的简称。
欧阳修《和圣俞聚蚊》:“抱琴不暇抚,挥~无由停。
”【麈尾】用麈的尾毛做拂尘。
酌
zhuó①饮酒。
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引壶觞以自~。
”【又】为……斟酒。
《聊斋志异•青凤》:“叟乃~客。
”②喝;
饮。
《滕王阁序》:“~贪泉而觉爽,处涸辙以犹欢。
”③倒(浆液)。
《卖油翁》:“以我~油知之。
”④酒杯。
屈原《招魂》:“华~既陈,有琼浆些。
”⑤经过衡量决定取舍。
《左传•成公六年》:“子为大政,将~于民者也。
”⑥取。
《淮南子•本经》:“~焉而不竭。
”【酌量】考虑;
估量。
【酌中】参考几种意见定出......更多
鐻
jù①同“虡”,古代悬挂钟的架子两旁的柱子。
《史记•秦始皇本纪》:“收天下兵,聚之咸阳,销以为钟~。
”②一种兵器。
《庄子•达生》:“梓庆削木为~。
”qú古代少数民族用的金或银耳环。
《后汉书•张奂传》:“先零酋长又遗金~八枚,奂并受之。
”
钩
gōu①衣带上的钩。
【引】各种挂东西的钩。
《陌上桑》:“青丝为笼系,桂枝为笼~。
”②钩取;
捉取。
《狱中杂记》:“少有连,必多方~致。
”③钩连;
牵连。
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且矫诏纷出,~党之捕遍于天下。
”④木匠用来画圈的工具。
《庄子•马蹄》:“曲者中~,直者应绳。
”⑤一种兵器。
左思《吴都赋》:“吴~越棘。
”⑥镰刀。
《汉书•龚遂传》:“诸持鉏~田器者,皆为良民。
”【钩党】指相牵连的同党。
【钩援】登成之具。
铁
tiě①铁,一种金属。
《史记•货殖列传》:“邯郸郭纵以~冶成业。
”②比喻坚固;
坚定不移。
《文心雕龙•祝盟》:“刘琨~誓,精贯霏霜。
”③像铁一样的颜色。
杜甫《泥功山》:“白马为~骊,小儿成老翁。
”
铙
náo①古时一种军中乐器,似铃,用槌敲击发声。
后来又指一种打击乐器似钹,一副两片,相击发声。
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》:“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,罄儿、钹儿、~儿一齐响。
”②通“挠”,扰乱。
《庄子•天道》:“万物无足以~心者,故静也。
”【铙歌】乐府《鼓吹曲》的一种,多用于宴会及激励士气。
铭
míng①刻在器物上记述生平、事业或警戒自己的文字。
《礼记•祭统》:“夫鼎有~。
铭者,自名也,自名胜称扬其先祖之美,而明诸后世也。
”②铭刻在心;
永记不忘。
《三国志•周鲂传》:“~心立报。
”③在石碑上刻字(刻铭文)。
李白《古风五十九首》:“~功会稽岭。
”④一种文体。
刘禹锡作有《陋室铭》。
锡
xī①一种金属。
《荀子•强国》:“金~美,工冶巧。
”②特指僧人的锡杖。
王巾《头陁寺碑文》:“宗法师行洁珪璧,拥~来游。
”③通“緆”。
《列子•周穆王》:“衣阿~。
”cì通“赐”,赐给。
仲长统《昌言》:“赏~期于功劳,刑罚归乎罪恶。
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