黜
chù①贬退,废免。
《书博鸡者事》:“台臣惭,追受其牒,为复守官而~臧使者。
”②消除,去掉,排斥。
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惧谗邪,则思正身以~恶。
”【又】不认作儿子。
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》:“老父位居方面,拘于礼法,况素性方严,必加~逐。
”③减少。
《左传•襄公十年》:“初,子驷与尉止有争,将御诸侯之师而~其车。
”【黜辱】贬黜受辱。
《后汉书•班昭传》:“战战兢兢,常惧~,以增父母之羞,以益中外之累。
”【黜......更多
剽
piāo①抢劫;
掠夺。
《阿房宫赋》:“~掠其人,倚叠如山。
”②得到。
《柳敬亭传》:“敬亭耳~口熟。
”③轻捷;
敏捷。
《冯婉贞》:“皆玄衣白刃,~疾如猿猴。
”④削;
分。
《后汉书•崔寔传》:“~卖田宅。
”⑤轻浮;
轻易。
《答韦中立论师道书》:“故吾每为文章,未尝敢以轻心掉之,惧其~而不留也。
”【剽剥】⒈攻击;
指斥。
⒉击杀。
【剽姚】骁勇劲疾。
汉代用作武官名。
俪
lì①成对;
成双。
《仪礼•士昏礼》:“纳征,玄纁、束帛、~皮,如纳吉礼。
”【引】并列;
比。
《淮南子•精神》:“凤凰不能与之~,而况斥鷃乎?
”②配偶。
《左传•成公十一年》:“鸟兽犹不失~,子将若何?
”【俪辞】对偶的词句。
傧
bīn①接引宾客。
《周礼•春宫•大宗伯》:“王命诸侯,则~。
”【又】接引宾客的人。
《三国志•魏书•三少帝纪》:“公下舆将答拜,~者请曰:‘仪不拜。
’。
”②陈设;
陈列。
《诗经•小雅•常棣》:“~尔笾豆,饮酒之饫。
”③遗弃;
排斥。
《战国策•齐策》:“倍约~秦,勿使争重。
”④通“宾“,敬奉。
《礼记•礼运》:“山川,所以~鬼神也。
”pín通“颦”,皱眉。
枚乘《莬园赋》:“~笑连便。
”【傧从】侍从。
左思《吴......更多
摈
bìn①排斥;抛弃。
《后汉书•赵壹传》:“恃才居傲,为乡党所~。
”②通“傧”,接引宾客。
《论语•乡党》:“君召使~,色勃如也。
”
猝
cù突然;
出乎意外。
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大阉亦逡巡畏义,非常之谋难于~发。
”《促织》:“冥搜未已,一癞头蟆~然跃去。
”【猝故】突然的变故。
《新唐书•兵志》:“今外有不廷之虏,内有梗命之臣,而禁兵不精,其数削少,后有~,何以待之?
”【猝嗟】犹“叱咤”。
怒斥声。
《汉书•韩信传》:“项王意乌~,千人皆废。
”(意乌:怒吼声。
)
诋
dǐ①斥责;
辱骂。
《后序》:“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!
~大酋当死;
骂逆贼当死……。
”②毁谤。
《史记•张汤列传》:“所治即毫,必舞文巧~。
”③通“柢”。
基础;
根基。
《淮南子•兵略》:“兵有三~。
”【诋阁】诋毁侮辱。
查询
难
nán困难;
艰难。
《察今》:“以此为治,岂不~哉?
”《滕王阁序》:“冯唐易老,李广~封。
”nàn①灾难;
祸患。
《出师表》:“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~之间。
”②责难;
质问;
驳斥。
《答司马谏议书》:“辟邪说,~任人,不为拒谏。
”《问说》:“所谓交相问~,审问而明辨之也。
”③发难;
造反。
《过秦论》:“一夫~而庙隳。
”【难荫】官员死于王事,例皆录用其子,谓之难荫。
查询
刺
cì①扎,用尖利的东西刺。
《寡人之于国也》:“是何异于~人而杀之,曰‘非我也,兵也’?
”《周处》:“处即~杀虎,又入水击蛟。
”②尖利像针的东西,物体的尖端。
陆龟蒙《蔷薇》诗:“中含芒~欲伤人。
”《汉书•霍光传》:“若有芒~在背。
”③斥责,指责。
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:“群臣吏民能面~寡人之过者,受上赏。
”《屈原列传》:“上称帝喾,下道齐桓,中述汤武,以~世事。
”④名贴,相当于后来的名片。
《报刘一丈书》......更多
叱
chì①大专呵斥;
斥责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而相如廷~之,辱其群臣。
”②吆喝。
《卖炭翁》:“回车~牛牵向北。
”③呼唤。
《失街亭》:“~左右推出斩之。
”【叱咄】吆喝,大声斥责。
《战国策•燕策一》:“若恣睢奋击,呴籍~,则徒隶之人至矣。
”(呴籍:跳跃顿足。
)【叱咤】怒斥;
怒喝。
《史记•淮阴侯列传》:“项王喑噁~,千人皆废。
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