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
hé①⒈什么。
《触龙说赵太后》:“一旦山陵崩,长安君~以自托于赵。
”⒉哪里。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~由知吾可也。
”《赤壁之战》:“豫州今欲~至?
”⒊为什么。
《过秦论》:“为天下笑者,~也?
”⒋怎么。
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:“徐公~能及君也?
”⒌哪;
哪个。
《诗经•隰桑》:“中心藏之,~日忘之”《商君书•更法》:“前世不同教,~古之法?
”②多么。
《汉书•东方朔传》:“朔来朔来,受赐不待诏,~无礼也。
”hē通......更多
侔
móu①相等;
等同。
《庄子•外物》:“海水震荡,声~鬼神。
”②通“牟”,取;
求取。
《韩非子•五蠹》:“商工之民……蓄积待时而~农夫之利。
”【侔踪】与……行迹、行为相同。
侣
lǚ①同伴;
伴侣。
《马伶传》:“遍告其故~。
”②结为伴侣;
与……为侣。
《赤壁赋》:“~鱼虾而友麋鹿。
”
保
bǎo①抚养。
《论贵粟疏》:“虽慈母不能~其子,君安能以有其民哉。
”②保卫;保守。
《隆中对》:“若跨有荆、益,~其岩阻。
”《失街亭》:“倘魏兵骤至,四面围定,将何策~之。
”【又】守住;保住。
《原君》:“虽然,使后之为君者果能~此产业。
”《谭嗣同》:“有朕位几不~。
”③:保存;保全。
《活板》:“升死,其印为予群从所得,至今~藏。
”【又】使……安定。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~民而王,莫之能御也。
”④担保;......更多
俱
jù①在一起;
同行;
同来。
陶渊明《读山海经》:“微雨从来,好风与之~。
”②一起;
同。
《游褒禅山记》:“有怠而欲出者,曰:‘不出,火且尽。
’遂与之~出。
”③全;
都;
皆。
《祭十二郎文》:“吾与汝~少年。
”④相同;
一样。
王充《论衡•逢遇》:“伊尹、箕子才~也,伊尹为相,箕子为奴。
”
俾
bǐ使。
《狱中杂记》:“置老监,~困苦不可忍。
”bì同“裨”,益处;
裨益。
王维《送高判官从军赴河西序》:“谋夫起予,哲士~我。
”
倍
bèi①原数的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。
②通“背”,背向;背对着;违背;违反;背叛;背诵。
③通“悖”,悖逆乖戾。
《管子•五辅》:“上下无义则乱,贵贱无分则争,长幼无等则~,贫富无度则失。
”péi陪伴;伴随。
《穆天子传》:“丧三即位,周室父兄子孙~之。
”【倍谲】1.比喻各持一见,更相立异。
《庄子•天下》:“俱诵《墨经》,而~不同,相谓别墨。
”2.同“倍僪”,太阳周围的光气。
假
jiǎ①借;
贷。
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以是人多以书~余,余因得遍观群书。
”②凭借;
借助。
《劝学》:“君子生非异也,善~于物也。
”③用;
须。
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:“将军之所知,不~仆一二谈也。
”④给予。
《谭嗣同》:“汉人未可~大兵权。
”⑤非正式的;
代理的。
《史记•项羽本纪》:“乃相与共立项羽为~上将军。
”⑥虚假的;
假的。
《朝天子•咏喇叭》:“那里去辨甚么真共~?”⑦假装;
装作。
《狼》:“乃悟前狼~寐,盖......更多
偕
xié①在一起;
共同行动。
《毛遂自荐》:“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~。
”②共同;
一起。
《大铁椎传》:“客不得已,与~行。
”
兀
wù①高而上平的样子。
《复庵记》:“雷首之山苍然突~。
”②山无草木,光秃秃的样子。
《阿房宫赋》:“蜀山~,阿房出。
”③不安的样子。
皮日休《孤园寺》:“艇子小且~,缘湖荡白芷。
”【兀底】也作“兀的”。
这;
这个;
这样。
同“不”连用时表示反诘,相当于“这岂不”、“怎么不”。
【兀那】指示代词。
那;
那个。
【兀然】⒈仍然;
还是。
⒉昏沉的样子。
【兀自】⒈径自;
公然。
⒉还;
仍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