潮
cháo①海水定时涨落叫潮。
枚乘《七发》:“江水逆流,海水上~。
”②潮湿。
范成大《没冰铺晚晴月出晓复大雨上漏下湿不堪其忧》诗:“旅枕梦寒涔屋漏,征衫~润冷炉熏。
”【潮信】即潮汐。
因其涨落有定时,故称“潮信。
”【潮音】潮声。
后多指僧众诵经之声。
澍
shù及时的雨水。
常“澍雨”连用。
《后汉书•谅辅传》:“天云晦合,须臾~雨。
”【引】润泽。
《淮南子•泰族》:“若春雨之灌万物也……无地而不~。
”zhù通“注”。
灌注;
注入。
王褒《洞箫赋》:“扬素波而挥连珠兮,声礚礚而~渊。
”查询
濒
bīn①水边。
《孟子•万章下》:“居北海之~,以待天下之清也。
”②靠近,迫近。
王安石《祭范颖州文》:“声之所加,虏不敢~。
”
炳
bǐng①明亮,显著。
《论衡•书解》:“大人德扩,其文~。
”②显示。
杨畜产衒之《洛阳伽蓝记》:“常有神验,国之吉凶,先~祥异。
”③明白。
白居易《画大罗天尊赞文》:“粹容俨若,真相~焉。
”④点燃。
《说苑•建本》:“老而好学,如~烛之明。
”【柄柄烺烺】形容文章的言辞声韵之美。
柳宗元《答韦中立论师道书》:“是故不苟为~,务采色。
”查询
烈
liè①火势猛。
【引】猛烈;
强烈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火~风猛,船往如箭。
”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穷冬~风,大雪深数尺。
”②放火烧;
燃烧。
《窦娥冤》:“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~些纸钱。
”③功绩;
功业。
《过秦论》:“奋六世之余~,振长策而御宇内。
”④威力。
《秋声赋》:“其所以摧败零落者,乃一气之余~。
”⑤壮烈;
刚毅。
《谭嗣同》:“呜呼,~矣。
”⑥厉害;
严重。
《病梅馆记》:“文人画士这祸之~至此哉。
”【烈士】⒈......更多
燀
chǎn①炊,烧火煮。
《左传•昭公二十年》:“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,~之以薪。
”②燃烧。
《国语•周语下》:“水无沉气,火无灾~。
”【引】炽热。
何晏《景福殿》:“故冬不凄寒,夏无炎~。
”【又】光烈,炽盛。
《史记•秦始皇本纪》:“威~旁达,莫不宾服。
”dǎn厚。
《吕氏春秋•重己》:“衣不~热。
”【燀赫】形容声势盛大。
李白《古风》之三十三:“凭陵随海运,~因风起。
”
片
piàn①剖开的木片或草片。
②指扁而薄的东西。
《明湖居听书》:“鼓上放了两个铁~儿。
”③《望天门山》:“孤帆一~日边来。
”④座。
《游黄山记》:“石峰~夹起。
”⑤小;
少;
零散。
《失街亭》:“若魏兵来,吾教他~甲不回。
”⑥多;
连成一片的。
《永遇乐•京口北固亭怀古》:“佛狸祠下,一~神鸦社鼓。
”⑦指连绵不断的声音。
《范进中举》:“只听得一~声的锣响。
”查询
牟
móu①牛叫的声音。
柳宗元《牛赋》:“~然而鸣。
”②取;
求取。
《史记•平准书》:“如此,富商大贾无所~大利。
”③通“侔”。
相等;
等同。
《汉书•司马相如传》:“德~往初。
”④通“眸”,瞳人。
《荀子•非相》:“尧舜参~子。
”⑤通“麰”,大麦。
《诗经•周颂•思文》:“贻我来~。
”查询
犷
guǎng①凶猛;
蛮横。
刘希夷《谒汉世祖庙》:“~兽血涂地,巨人声沸天。
”②粗野。
《后汉书•祭彤传》:“且临守偏海,政移~俗。
”
猝
cù突然;
出乎意外。
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大阉亦逡巡畏义,非常之谋难于~发。
”《促织》:“冥搜未已,一癞头蟆~然跃去。
”【猝故】突然的变故。
《新唐书•兵志》:“今外有不廷之虏,内有梗命之臣,而禁兵不精,其数削少,后有~,何以待之?
”【猝嗟】犹“叱咤”。
怒斥声。
《汉书•韩信传》:“项王意乌~,千人皆废。
”(意乌:怒吼声。
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