襟
jīn①古代衣、袍的交领。
宋玉《风赋》:“王廼披~而当之。
”②衣襟;
前襟。
衣服胸前的部分。
《伶官传序》:“泣下沾~,何其衰也。
”【又】〈名意动〉以……为衣襟。
《滕王阁序》:“~三江而带五湖。
”③襟怀;
胸怀。
《滕王阁序》:“遥~甫畅,逸兴遄飞。
”
纂
zuǎn①赤色的丝带。
《汉书•景帝纪》:“锦绣~组,害女红者也。
”②聚集。
《荀子•君道》:“~论公察则民不疑。
”③编纂。
《宋史•张昭传》:“藏书数万卷,尤好~述。
”④通“缵”。
继承。
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况~帝业而轻天位。
”
罕
hǎn①一种捕鸟的网。
宋玉《高唐赋》:“弓弩不发,罘~不倾。
”②古代一种旗帜。
《史记•周本纪》:“百夫荷~旗以先驱。
”③少。
《论语•子罕》:“子~言利与命与仁。
”《林黛玉进贾府》:“想来那玉是一件~物,岂能人人有的。
”
翰
hàn①赤羽的山鸡,也叫锦鸡。
《逸周书•王会》:“文~者若皋鸡。
”【又】鸟的羽毛。
左思《吴都赋》:“理翮振~,容与自翫”②毛笔,古代用羽毛制笔,故称笔为翰。
刘桢《公宴诗》:“投~长叹息。
”③文章。
萧统《文选序》:“义归乎~藻。
”【又】指书信。
宋之问《答田征君》:“忽枉岩中~。
”④白马。
《礼记•檀弓》:“殷人尚白……戎事乘~。
”【翰林】⒈文翰之林,指人文学士聚集的场所,即文苑。
《汉书•扬雄传下》:“......更多
荆
jīng①一种落叶灌木,枝条可编筐篮。
《兵车行》:“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,千村万落生~杞。
”②用荆条做的刑杖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肉袒负~,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。
”③荆州,古“九州”之一,在今长江中游一带。
④春秋战国时楚国的别称。
《察今》:“~人欲袭宋。
”【荆妻】对人谦称自己妻子。
【荆室】贫陋的居室。
迕
wǔ①违反;
抵触。
《论贵粟疏》:“上下相反,好恶乖~。
”②相遇。
《后汉书•陈蕃传》:“王甫时出,与番相~,适闻其言。
”③交错。
宋玉《风赋》:“耾耾雷声,回穴错~。
”
邸
dǐ①战国时各国的客馆;
汉各郡王侯为朝见而设置在京都的住所。
《史记•吕后本纪》:“迎代王于~。
”②官员办事或居住的住所。
班固《世态炎凉》:“(朱)买臣衣故衣,怀其印绶,步归郡~。
”③客店;
旅店。
《宋史•黄干传》:“干因留客~。
” 【又】使……来到。
《涉江》:“~余车兮方林。
”④粮库。
《三国志•蜀志•后主传》:“治斜谷~阁。
”⑤通“抵”。
到;
到达。
《史记•河渠书》:“令凿泾水自中山西~瓠口为渠。
”【......更多
镌
juān①凿;
开掘。
《汉书•沟洫志》:“患底柱隘,可~广之。
”【引】刻。
《后汉书•蔡邕传》:“使工~刻,立于太学门外。
”②官吏降级。
《宋史•食货志上四》:“扰民及不实者~罚。
”
闵
mǐn①忧患;
凶丧。
《诗经•邶风•柏舟》:“觏~既多,受侮不少。
”【又】忧虑;
担心。
《孟子•公孙丑》:“宋人有~其苗之不长者。
”②哀怜;
怜悯。
《诗经•豳风•东山》:“序其情而~其劳。
”【又】忧愁。
马融《琴赋》:“怀~抱思。
”
黎
lí①黑色,也指黑中带黄的颜色。
《史记•李斯列传》:“手足胼胝,面目~。
”②我国民族名一指远古时期我国北部的一个民族,也称“九黎”;
一指宋朝以来居住在海南岛一带的一个民族。
【黎老】老人。
【黎民】指民众;
百姓。
【黎庶】民众。
【黎献】⒈众多贤能的人。
⒉庶民中的贤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