庠
xiáng①古代地方开办的学校。
《促织》:“又嘱学使,俾入邑~。
”【引】教导;
教养。
《孟子•滕文公上》:“~者,养也;
校也;
序者,射也。
”【庠序】古代的乡学,与帝王的辟雍、诸侯的洋宫等大学相对。
后泛指学校。
班固《汉书•董仲舒传》:“立大学以教于国,设~以化于邑。
”
母
mǔ①母亲。
《陈情表》:“行年四岁,舅夺~志。
”【又】婆母(丈夫的母亲)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受~钱帛多,不堪~驱使。
”②女性年长者的泛称。
《史记•淮阴侯列传》:“信钓于城下,诸~漂。
”③雌性的。
《汉书•龚遂传》:“家二~彘,五鸡。
”【母昆】同胞兄弟。
【母母】弟媳对兄妻的称呼。
忖
cǔn①思量,揣度。
《三国志•蜀书•诸葛亮传》:“昔萧何荐韩信,管仲举王子城父,皆~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。
”②除。
《汉书•律历志上》:“故以成之数~该之积,如法为一寸,则黄钟之长也。
”③通“刌”,切。
《礼记•玉藻》“瓜祭上环”郑玄注:“上环头,~也。
”
怀
huái①思念;
怀念。
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~良辰以孤往,或植杖而耘耔。
”《岳阳楼记》:“则有去国~乡,忧谗畏讥。
”②心意;
心情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感君区区~。
”《扬州慢》:“予~怆然,感慨今昔。
” 【又】胸怀;
情绪。
《兰亭集序》:“所以游目骋~,足以极视听之娱。
” 【又】心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恐不任不我意,逆以煎我~。
”③心中藏着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外托服从之名而内~犹豫之计。
”④胸前。
《项脊轩志》:......更多
惴
zhuì恐惧。
《史记•项羽本纪》:“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,札兵呼声动天,诸饿军无不人人~恐。
”
抄
chāo①叉取。
李白《大猎赋》:“~獑猢,揽貊(豸国)。
”②掠夺。
《后汉书•郭伋传》:“时匈奴数~郡界,边境苦之。
”③从侧面或近路过去。
④用匙取物。
韩愈《赠刘师服》诗:“匙~烂饭稳送之,合口软嚼如牛呞。
”⑤誊写,抄录。
《晋书•纪瞻传》:“好读书,或手自~写。
”⑥古代十撮为一抄。
《孙子算经》:“十撮为一~,十抄为一勺,十勺为一合,十合为一升。
”【抄暴】劫掠滋扰。
《后汉书•南匈奴传》:“而匈奴转盛,~......更多
投
tóu①投掷;
抛。
《狼》:“途中两狼,缀行甚远,屠惧,~以骨。
”②投入;
扔进。
《屈原列传》:“于是怀石,遂自~汨罗以死。
”③抛弃;
扔掉。
《愚公移山》:“~诸渤海之尾。
”④投奔;
投靠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,欲往~之。
”⑤投宿。
《石壕吏》:“暮~石壕村,有吏夜捉人。
”⑥投交;
递交。
《陈州粜米》:“~词院直至省,将冤屈叫几声。
”⑦投合;
相合。
元好问《赠答刘御史云卿》:“户牖徒自开,胶漆本易......更多
捃
jùn摘取;
拾取;
搜集。
《史记•十二诸侯年表》:“及如荀卿、孟子、公孙固、韩非之徒,各往往~摭《春秋》之文以著书。
”
捷
jié①胜利;
成功。
《史记•卫青传》:“军大~,皆诸校尉力战之功也。
”②战利品。
《左传•襄公二十五年》:“郑子产献~于晋。
”③迅速;
敏捷。
《韩非子•难言》:“~敏辩给。
”④抄近路。
《左传•成公五年》:“待我,不如~之速也。
”
撑
chēng①抵住。
陈琳《饮马长城窟行》:“君独不见长城下,死人骸骨相~拄。
”②用篙行船。
李白《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》诗:“渔子与舟人,~折万张篙。
”③支柱。
杜甫《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》诗:“河梁幸未坼,枝~声窸窣。
”④美,漂亮。
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:“便是月殿里姮娥,也没恁地~。
”【撑拒】也作“牚拒”、“牚距”。
1.撑持,抵住。
2.争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