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
wú①大声说话。
《诗经•周颂•丝衣》:“不~不敖。
”②周代诸侯国,在今长江下游一带。
③朝代名(公元222-280年)。
三国之一,在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一带,第一代君主是孙权。
命
mìng①差使;
命令。
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或~巾车,或棹孤舟。
”②命令。
《陈情表》:“臣以供养无主,辞不赴~。
”③命运;
天命。
《论积贮疏》:“大~将泛,莫之振救。
”《论语•颜渊》:“死生有~,富贵在天。
”④生命。
《陈情表》:“母孙二人,更相为~。
”⑤命名。
《琵琶行》:“凡六百一十六言,~曰《琵琶行》。
”⑥任用。
《越妇言》:“天子疏爵以~之。
”【命笔】执笔(写诗文或作画)。
【命服】帝王按等级赐给公侯、......更多
唐
táng①朝堂前或宗庙门内的大路。
《诗经•陈风•防有鹊巢》:“中~有甓。
”②广大。
扬雄《甘泉赋》:“平原~其坛曼兮。
”③空。
王安石《再月前韵寄蔡天启》诗:“昔功恐~捐。
”④周代诸侯国,后改叫“晋”。
⑤朝代名。
⒈传说中虞舜之前的朝代,君主是尧。
⒉公元618—907年,第一代君主是李渊,都市城在长安。
⒊公元923—907年,五代之一,又称“后唐”,第一代君主是李勖。
嗣
sì①继承;
接续。
《捕蛇者说》:“今吾~为之十二年,几死者数矣。
”②继承人。
柳宗元《封建论》:“卒不能定鲁侯之~。
”③子孙;
后代。
柳宗元《封建论》:“其德在人者,死必求其~而奉之。
”④随后。
曹操《蒿里行》:“势力使人争,~还自相戕。
”【嗣息】子孙。
【嗣君】继位之君,也指太子。
查询
困
kùn①困窘;
窘迫。
《过秦论》:“而天下诸侯已~矣。
”②使窘迫;
使困窘。
《冯婉贞》:“敌人远我,欲以火器~我也。
”③困扰;
围困。
《赤壁赋》:“此非孟德之~于周郎者乎?”【又】被围困。
《垓下之战》:“然今卒~于此。
”④贫困;
贫穷。
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终不以监门~故而受公子财。
”【又】贫困的人。
《赵威后问齐使》:“振~穷,补不足。
”⑤贫乏;
短决。
《烛之武退秦师》:“行李之往来,共其乏~。
”⑥困倦;
圭
guī①用作凭信的玉,形状上圆(或上尖)下方。
《汉书•扬雄传》:“析人之~。
”【又】帝王、诸侯在举行朝会、祭祀的典礼时拿的一种玉器。
《后汉书•明帝纪》:“亲执~璧,恭祀天地。
”②测日影的器具。
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土~测景。
”③容量单位。
一升的十万分之。
《汉书•律历志上》:“量多少者不失~撮。
”④重量单位。
一两的二百四十分之一。
⑤鲜明;
洁净。
韩愈《祭湘君夫人》:“丹青之饰,暗昧不~。
”【圭窦】凿壁而成......更多
圯
yí桥。
《史记•留侯世家》:“良尝閒从容步游下邳~上。
”
壤
rǎng①土壤;
泥土。
特指松软的土。
《愚公移山》:“遂率子孙荷者三夫,叩石垦~。
”②土地;
耕地。
《管子•臣乘马》:“一农之量,~百亩也。
”③地域;
疆域。
《毛遂自荐》:“文王以百里之~而臣诸侯。
”【壤壤】众多;
往来纷乱的样子。
声
shēng①声音。
《劝学》:“顺风而呼,~非加疾也,而闻者彰。
”②乐曲;
乐声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~。
”③口音。
《大铁椎传》:“与人罕言语,语类楚~。
”④声称;
宣布;
宣扬。
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吾之行为士先者,为之~义。
”⑤名声;
声誉;
声望。
《报任安书》:“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,~闻邻国。
”⑥宣扬;
鼓舞。
《子鱼论战》:“金鼓以~气也。
”⑦声势;
声气。
《子鱼论战》:“~盛致志,鼓儳也。
处
chǔ①停留,止息。
《孙子•军事》:“是故卷甲而遁,日夜不~。
”②住,居住。
《岳阳楼记》:“~江湖之远,则忧其君。
”③闲居,隐居。
《孟子•齐人有一妻一妾》:“齐人有一妻一妾而~室者。
”④相处。
《后序》:“与贵酋~二十日,争曲直,屡当死。
”⑤处置,处理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~分适兄意,那得自任专!
”《赤壁之战》:“愿将军量力而~之。
”chù①处所,地方。
《垓下之战》:“令四面骑驰下,期山东为三~。
”《......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