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èn①军队作战时按一定的作战意图排列的队伍。

《出师表》:“愚以为营之事,悉以咨之,必能使行~和睦,优劣得所。

”【又】泛指行列。

《滕王阁序》:“雁~惊寒,声断衡阳之浦。

”②战事。

《失街亭》:“吾累随丞相经~。

”③表示时间的长度。

《失街亭》:“二将合兵一处,大杀一~。

lóng①山中央高起的地方。

《孙子兵法•行军》:“战~无登。

”②升高;

凸起。

《张衡传》:“合盖~起,形似酒尊。

”③盛;

兴隆;

兴盛。

《出师表》:“则汉室之~,可计日而待也。

”④高尚;

崇高。

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先达德~望尊。

”⑤深厚;

程度深。

《狱中杂记》:“又~冬,贫者席地而卧。

”⑥形容声音很大。

《冯婉贞》:“枪声~然。

suì①地道。

《左传•隐公元年》:“大~之中。

”【又】特指墓道。

《左传•僖公二十年》:“请~,弗许。

”【引】通道;

道路。

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俯察百~。

”②通“燧”,烽火台。

班彪《北征赋》:“登障~而遥望。

”zhuì通“坠”。

落下;

掉下。

《淮南子•说林》:“悬垂之类,有时而~。

yǎ①正确的。

《出师表》:“陛下亦宜自谋,以谘诹善道,察纳~言。

”②高雅;

不俗。

《滕王阁序》:“都督阎公之~望,棨戟遥临。

”③平素;

一向。

《张衡传》:“安帝~闻衡善术学,公车特征拜郎中。

”④很;

甚。

《后汉书•窦后记》:“及见,~以为美。

”【雅故】⒈以往;

向来。

⒉从前的。

zhèn①雷。

《左传•隐公九年》:“大雨~电。

”②震动。

《张衡传》:“后数日驿到,果地~陇西。

”③威慑。

《过秦论》:“余威~于殊俗。

”④惊恐。

《少年中国说》:“乳虎啸谷,百兽~惶。

”⑤威严。

《左传•文公六年》:“其子何~之有?

”⑥通“娠”,怀孕。

《左传•昭公元年》:“邑姜方~太叔。

”【震悼】震动悲悼。

【震怒】盛怒。

wěi①是;

对。

常常“不韪”连用。

《左传•隐公十一年》:“犯五不~,而以伐人,其丧师也,不亦宜乎。

”②美;

善。

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京室密清,罔有不~。

xié①鸟飞向上。

《诗经•邶风•燕燕》:“燕燕于飞,~之顽之。

”【又】指鱼向上游。

《汉书•扬雄传上》:“柴虒参差,鱼~而鸟目行。

”②见“颉颃”。

jiá克减。

《新唐书•高仙芝传》:“然以我为盗~资粮,则诬也。

”【颉颃】⒈鸟往上往下飞。

⒉不相上下,相抗衡。

⒊高傲;

倔强。

yàn①饱。

《史记•张仪列传》:“一岁不收,民不~糟穅。

”王充《论衡•辨祟》:“饱饭~食。

”②满足。

《左传•哀公十六年》:“以险徼幸者其求无~。

yí①用米、麦制成的糖浆,糖稀。

王充《论衡•本性》:“甘如~蜜。

”②吃。

杜牧《杜秋娘》诗:“归来煮豹胎,餍饫不能~。

”③通“贻”。

赠与。

《后汉书•许杨传》:“~我大豆,享我芋魁。

”sì通“饲”。

给人吃。

《晋书•王荟传》:“荟以私米作饘粥,以~饿者。

驿

yì①古代供传递文书使用的马;

也指骑马传递文书的人。

《张衡传》:“后数日~至,果地震陇西。

”②传递文书的人或来往官员换马歇宿的地方。

《雁荡山》:“此山南有芙蓉峰,峰下芙蓉~,前瞰大海。

2122232425 共282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