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ì①眼泪。

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樊将军仰天太息流~。

”《捕蛇者说》:“蒋氏大戚,汪然出~。

” 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“后常流~述其事以语人。

”②流眼泪;

哭泣。

《柳敬亭传》:“子之说,能使人慷慨~泣矣。

”③鼻涕。

王褒《僮约》:“目泪下,鼻~长一尺。

”【辨】涕、泗、泪。

古代一般“涕”指眼泪,“泗”指鼻涕。

后来“泪”代替了“涕”,“涕”代替了“泗”,而“泗”一般不用了。

【涕零】落泪。

【涕泗】眼泪与鼻涕,形容悲......更多

rán①燃烧。

后来写作“燃”。

贾谊《陈政事疏》:“火未及~,因谓之安。

”②这样;

那样。

《鸿门宴》:“不~,籍何以至此?”③是的;

对的。
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王曰:‘~,诚有百姓者。

’”【又】认为……对的。

《促织》:“妻曰:‘死何裨益?不如自行搜觅,冀有万一之得。

’成~之。

”④用在形容或副词后,表状态,可译为“……的样子”、“地”,也可不译。

《捕蛇者说》:“蒋氏大戚,汪~出涕。

”《石钟山记》:“森~欲......更多

cuǐ玉石有光泽,色彩鲜明。

孙绰《游天台山赋》:“建木灭景于千寻,琪树~璨而垂珠。

”(琪树:玉树。

)刘胜《文木赋》:“制为枕案,文章~璨。

”(枕案:枕头和小桌。

文章:指花纹。

)这个意义又写作“璀采”、“翠粲”、“璀粲”、“璀璀。

”【璀璀】形容鲜明。

【璀错】繁盛;

盛美。

jīn衣襟。

王粲《七哀》:“白露霑衣~。

”jìn系;

结。

扬雄《反离骚》:“~芰茄之绿衣兮,被夫容之朱裳。

chù①直通。

谢灵运《山居赋》:“曲术周乎前后,直陌~其东西。

”②直率。

③直立,高耸。

【又】形容耸立。

杜牧《阿房宫赋》:“蜂房水涡,~不知其几千万落。

”④齐,齐平。

鲍照《芜城赋》:“ 若断岸,~似长云。

”【矗矗】形容高峻。

shí①石头。

《劝学》:“锲而不舍,金~可镂。

”②石碑。

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且立~于其墓之门,以旌其所为。

”③矿物类药物;

古代治病用的石针。

《扁鹊见蔡桓公》:“在肌肤,针~之所及也。

”④石制的磬类乐器。

金、土、石、革、丝、匏、竹八音之一。

⑤今读dàn。

古代容量计算单位,十斗为一石。

《马说》:“马之千里者,一食或尽粟一~。

”【石肠】心肠如石。

喻意志坚强。

【石田】多石而不可耕之田。

喻无用。

zǔ①祖庙;

宗庙。

《尚书•舜典》:“受终于文~。

”②祖先。

桓宽《盐铁论•结合》:“故先~基之,子孙成之。

”③祖父。

《捕蛇者说》:“吾~死于是,吾父死于是。

”《六国论》:“思厥先~父,暴霜露,斩荆棘,以有尺寸之地。

”④开始。

《察变》:“此区区一小草耳,若迹其~始,远及洪荒。

”⑤效法。

《屈原列传》:“然皆~屈原之从容辞令,终莫敢直谏。

”⑥出行时祭祀路神。

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至易水上,既~,取道。

”【祖本......更多

yǎo幽深;

深远。

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:“有穴~然。

”【窈窕】文静而漂亮。

幽深;

深远。

【窈窈】形容精深微妙。

zhēn①针。

《荀子•大略》:“今夫亡~者,终日求之而不得。

”②规劝;

劝告。

《左传•宣公十二年》:“~之曰。

”③一种文体,以规劝、告诫为内容的文章。

扬雄的《州箴》、《箴砭》。

【箴砭】用针和砭石治病,引申为批评,探讨。

【箴规】告诫规劝。

查询

suō①捆束;

用绳子捆起来。

《诗经•绵》:“其绳则直,~版以载。

”②收缩;

蜷缩。

《教战守策》:“论战斗之事,则~颈而股栗。

”③退缩;

减退。

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:“又秋深潦~。

”④滤(酒)。

《左传•僖公四年》:“尔贡包茅不入,王祭不共,无以~酒。

”【缩气】收敛盛气,形容畏惧。

2122232425 共254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