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ǐng①禾束,成把的禾。

《诗经•小雅•大田》:“彼有遗~,此有滞穗。

”【引】把,束。

《左传•昭公二十七年》:“或取一编菅焉,或取一~秆焉。

”②持;手拿着。

《楚辞•天问》:“伯昌号哀,~鞭作牧。

”③执掌;操持。

《诗经•小雅•节南山》:“忧心如醒,谁~国成?”④遵循。

《国语•晋语二》:“吾~君以杀太子,吾不忍。

”⑤古代容量单位,十六斛为一秉。

⑥通“柄”,权柄.《管子•小匡》:“治国不失~。

”【秉彝】......更多

zhǒng①植物的种子。

《甘藷疏序》:“客莆田徐生为予三致其~。

”②种族;

族类。

《陈涉世家》:“王侯将相宁有~乎?

”③种类;

类别。
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物物各自异,~~在其中。

”④人的后嗣。

《晋书•刘颂传》:“卿尚有~也。

”zhòng种植。

《采草药》:“一丘之禾,则后~者晚实。

”【种种】⒈诚恳的样子。

⒉头发短。

⒊各种各样。

jí书籍。

《晋书•王裒传》:“负~游学。

màn没有花纹的丝织品。

《韩非子•十过》:“~帛为茵。

”【又】泛指没有花纹的。

《国语•晋语五》:“乘~不举。

”【缦缦】⒈纠结环绕的样子。

⒉沮丧的样子。

⒊繁衍、滋长的样子。

jié①被阉的公羊。

【又】泛指羊。

蔡琰《胡笳十八拍》:“~羶为味兮,枉遏我情。

”②我国古代北部的一个民族。

东晋时曾建立后赵。

yǔ①鸟翅膀上的长毛。

也泛指翅膀。
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吾力足以举百钧,而不能举一~。

”②古代箭尾部的羽毛。

《中山狼传》:“援乌号之弓,挟肃慎之矢,一发饮~。

”③古代五音之一,声调激越。

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复为慷慨~声。

”【羽化】⒈昆虫则蛹而长出翅膀。

⒉道教称修道成功。

【羽书】以插上羽毛表示紧急的军事文书。

查询

zhě①用动词、形容词和动词性词组、形容词性词组的后面,组成一个名词性结构,相当于“……的人(人、事、情况等)”。

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悟已往之不谏,知来~之可追。

”②用在数词后面,往往总指上文所提到的人、事、物。

翻译时在人、事、物名称前加“个”、“件”、“种”等。

《赤壁之战》:“此数~用兵之患也。

”③用在名词名词性词组后面,起区别作用,可译作“这样的”、“这个”等,有时不必译出。
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......更多

ruò①像。

《赤壁之战》:“众士慕仰,~水之归海。

”②及;

比得上。

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:“徐公不~君之美也。

”③你;

你们;

你(们)的。

《鸿门宴》:“~入前为寿。

”《捕蛇者说》:“更~役,复~赋。

”④这样的;

这。
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以~所为,求~所欲,犹缘木而求鱼也。

”⑤至于。
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~民,则无恒产,因无恒心。

”⑥假如;

如果。

《殽之战》:“~潜师以来,国可得也。

”⑦或;

或者。

《汉书•食货志......更多

miè①无视;

瞧不起。

《韩非子•外储说左上》:“吾闻宋君无道,~侮长老。

”②无;

没有。

《左传•僖公十年》:“臣出晋君,君纳重耳,~不济矣。

”③微小。

扬雄《法言•子行》:“视日月而知众星之~也。

dìng①论;

评论。

王充《论衡•案书》:“二论相~,是非乃见。

”②修改;

改正。

《晋书•荀崧传》:“亦足有所~正。

2122232425 共316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