翰
hàn①赤羽的山鸡,也叫锦鸡。
《逸周书•王会》:“文~者若皋鸡。
”【又】鸟的羽毛。
左思《吴都赋》:“理翮振~,容与自翫”②毛笔,古代用羽毛制笔,故称笔为翰。
刘桢《公宴诗》:“投~长叹息。
”③文章。
萧统《文选序》:“义归乎~藻。
”【又】指书信。
宋之问《答田征君》:“忽枉岩中~。
”④白马。
《礼记•檀弓》:“殷人尚白……戎事乘~。
”【翰林】⒈文翰之林,指人文学士聚集的场所,即文苑。
《汉书•扬雄传下》:“......更多
芒
máng①谷类植物种子壳上或草木上的针状物。
潘岳《射雉赋》:“麦渐渐以擢~。
”②刀枪的锋芒。
左思《吴都赋》:“莫不衄锐挫~。
”③光芒。
任昉《王文宪集序》:“昴宿垂~。
”④通“茫”,模糊不清。
《庄子•盗跖》:“目~然无见。
”【引】昏昧无知。
《庄子•齐物论》:“其我独~,而亦有~者乎?
”huǎng通“恍”,恍忽。
《庄子•至乐》:“~乎芴乎,而无从出乎?
”【芒芴】恍恍忽忽;
浑浑噩噩。
查询
蜀
shǔ①周代诸侯国,在今四川成都一带。
【又】地域名,在四川一带。
②朝代名(公元221-263年)。
三国之一,在今四川东部和云南、贵州北部以及陕西汉中一带,又称“蜀汉”,第一代君主是刘备。
【又】朝代名(公元907-925年)。
五代时王建所建,史称前蜀。
【又】朝代名(公元934-965年)。
后唐孟知祥所建,史称后蜀。
逵
kuí四通八达的道路。
《左传•隐公十一年》:“子都拔棘以逐之,及大~,弗及。
”
邸
dǐ①战国时各国的客馆;
汉各郡王侯为朝见而设置在京都的住所。
《史记•吕后本纪》:“迎代王于~。
”②官员办事或居住的住所。
班固《世态炎凉》:“(朱)买臣衣故衣,怀其印绶,步归郡~。
”③客店;
旅店。
《宋史•黄干传》:“干因留客~。
” 【又】使……来到。
《涉江》:“~余车兮方林。
”④粮库。
《三国志•蜀志•后主传》:“治斜谷~阁。
”⑤通“抵”。
到;
到达。
《史记•河渠书》:“令凿泾水自中山西~瓠口为渠。
”【......更多
郊
jiāo①上古都城之外百里之内的地区称郊。
《硕鼠》:“逝将去汝,适彼乐~。
”②泛指城外;
野外。
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“茅飞渡江洒江~。
”【郊甸】郊野。
【郊社】⒈祭天地。
⒉祭天地的地方。
【郊圻】都邑的疆界。
【郊迎】出郊迎接,以示隆重。
隤
tuí①坠落;
落下。
班固《西都赋》:“巨石~,松柏仆。
”②倒塌;
使倒塌。
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“~墙填堑。
”【引】败坏。
《报任安书》:“~其家声。
”③跌倒。
《淮南子•原道训》:“先者~陷,则后者以谋。
”【隤然】柔顺的样子。
霤
liù①屋顶上的水往下流。
《礼记•月令》:“其祀中~。
”【引】往下滴流的水。
枚乘《谏吴王书》:“泰山之~穿石。
”②屋中央。
《公羊传•哀公六年》:“使国士举巨囊于中~。
”③屋檐下接水的沟槽。
《左传•定公九年》:“先登,求自门出,死于~下。
”【引】屋檐。
左思《魏都赋》:“上累栋而重~。
”
顶
dǐng①人的头顶。
《狱中杂记》:“生人与死者并踵~而卧,无可旋避。
”②物体最高的部分。
《雁荡山》:“山~有大池。
”③用头支持。
周邦彦《汴都赋》:“其败也抉目而折骨,其成也~冕而垂裳。
”④支撑;
承受。
《西游记》:“扫地的,也是他,~门的,也是他。
”⑤最;
极。
《制台见洋人》:“外国人~讲情理。
”⑥顶替。
《文献通考•兵》:“每二匹必有一卒以~其名而盗取其钱。
”⑦用于某些有顶的东西。
《林黛玉进贾府》:“......更多
党
dǎng①古代的社会基层组织,五百家为一党,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一乡,常“乡党”连用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今肃迎操,操当以肃还付乡~。
”《论语•雍也》:“以与尔邻里乡~乎?
”②亲族。
《列子•歧路亡羊》:“杨子之邻人亡羊,既率其~,又请杨子之竖追之。
”③集团。
《张衡传》:“阴知奸~名姓,一时收禽,上下肃然。
”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且矫诏纷出,钩~之捕遍于天下。
”④朋辈;
同伙;
同党。
《狱中杂记》:“行刑者先俟于门......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