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ì①哭具;

器物。

《记王忠肃公翱事》:“公大怒,取案上~击伤夫人。

”②特指武器;

兵器。

《公输》:“已持臣守圉之~,在宋城上而待寇矣。

”③古代作为名位爵号的标志的器物。

《触龙说赵太后》:“位尊而无功,奉厚而无劳,而挟重~多也。

”④才器;

才干。

《新唐书•刘禹锡传》:“叔文每称有宰相~。

”【又】认为……有才干。

《隆中对》:“徐庶见先主,先主~之。

”⑤有才干人;

人才。

《卖柑者言》:“昂昂乎庙堂之~也。

”⑥......更多

yī表示感叹。

《论语•子张》:“~!

言游过矣!

”ài呼气。

刘禹锡《天论》:“嘘为雨露,~为雷气。

chuí①边疆,边境。

又写作“陲”。

曹植《白马篇》:“少小去乡邑,扬声沙漠~。

”②垂挂。

《促织》:“入其舍,则密室~帘。

”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红罗复斗帐,四角~香囊。

”③垂落,落下。

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士皆~泪涕泣。

”《行路难》:“闲来~犯钓碧溪上。

”④流传。

《荀子•王霸》:“名~乎后世。

”成语有“永垂不朽。

”⑤临近。

柳宗元《段太尉逸事状》:“以大杖击二十,~死。

”⑥敬词。

表示对方高于自己。

白居易《答......更多

huǒ多。

《新唐书•突厥传》:“秦地旷而人寡,晋地狭而人~。

”【夥够】众多。

【夥颐】对多、大表示惊讶或惊羡的语气。

查询

xián①弓弦。

《中山狼传》:“捷禽鸷兽应~而倒者,不可胜数。

”②乐器上发声的弦。

《琵琶行》:“转轴拨~三两声,示成曲调先有情。

”③弦乐;

音乐。

《琵琶行》:“举酒欲饮无管~。

”④弹奏音乐。

《阿房宫赋》:“朝歌夜~,为秦宫人。

”⑤弓弦形的月亮。

农历初七、初八日月亮缺上半,像弦在上的弓,叫上弦;

农历二十二、二十三日月亮缺下半,叫下弦。

【弦歌】弹琴歌唱,指礼乐教化。

zhāng①明显;

显著。

《柳毅传》:“赖明君子信义昭~,至达远冤。

”②显示;

揭露。

《出师表》:“若无兴德之言,则责攸之、祎、允等之慢,以~其咎。

”③表彰。

《淮南子•览冥》:“然而不~其功,不扬其声。

”【彰徨】惊慌惶惑。

【彰明】表明;

揭露。

【彰彰】明白;

显著。

yú①欢乐。

《五柳先生传》:“常著文章自~,颇示己志。

”【又】使……快乐。

《墨池记》:“而尝极东方,出沧海,以~其意于山水之间。

”②乐趣。

《兰亭集序》:“足以极视听之~,信可乐也。

”【娱志】寄托高尚的志向。

shī①尸体,古也写作“屍”。

《唐雎不辱使命》:“伏~百万,流血千里。

”②陈列尸体示众。

《叔向贺贫》:“其身~于朝,其宗灭绛。

”③古代代表死者受祭的人。

《仪礼•士虞礼》:“祝迎~。

”④主持。

《左传•襄公二十七年》:“且诸侯盟,小国固必有~盟者。

”【尸臣】主事的大臣。

【尸利】如尸之只受享祭而无所事事,喻受禄而不尽职责。

qǐ①难道;

哪里。

表示反诘。

《鸿门宴》:“日夜望将军至,~敢反乎?

”②大概;

或许。

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将军~有意乎?

”【岂但】哪里只是;

何止。

tiē①安定。

魏徵《十渐不克终疏》:“脱因水旱,谷麦不收,恐百姓之心,不能如前日之宁~。

”②通“贴”。

挨紧;

粘附。

《梁书•羊侃传》:“能反腰~地。

”《木兰诗》:“当窗理云鬓,对镜~花黄。

”③通“贴”。

典当;

典押。

《新唐书•李峤传》:“有卖舍、~田供王役者。

”tiě文书;

告示。

杜甫《新安吏》:“府~昨夜下。

”【引】简条;

便条。

《南齐书•萧坦之传》:“家赤贫,唯有质钱~子数百。

”tiè书法、绘画时摹仿......更多

262728 共280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