窅
yǎo①下陷。
《灵枢经》卷九:“按其腹,~而不起。
”②深;
深远。
郦道元《水经注•汶水》:“石壁~窱,如无道径。
”谢脁《敬亭山》诗:“缘源殊未极,归径~如迷。
”【窅然】⒈深远的样子。
⒉怅惘的样子。
绅
shēn①古代士大夫束腰的大带,一端下垂。
《卖柑者言》:“峨大冠、拖长~者,昂昂乎庙堂之器也。
”②系绅的人;
官员;
绅士。
朱之瑜《舜水遗书•阳九述略》:“乡~受赂,操有司狱讼之权。
”
荆
jīng①一种落叶灌木,枝条可编筐篮。
《兵车行》:“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,千村万落生~杞。
”②用荆条做的刑杖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肉袒负~,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。
”③荆州,古“九州”之一,在今长江中游一带。
④春秋战国时楚国的别称。
《察今》:“~人欲袭宋。
”【荆妻】对人谦称自己妻子。
【荆室】贫陋的居室。
虺
huǐ毒蛇。
《天问》:“雄~九首。
”huī雷声。
《诗经•邶风•终风》:“~~其雷。
”
谊
yì①合宜的道德、行为或道理。
屈原《九章•惜诵》:“吾~先君而后身兮。
”②意义;
意思。
许慎《说文解字叙》:“会意者,比类合~。
”③交情;
友谊。
江淹《伤友人赋》:“余结~兮梁门。
”今有双音词“友谊”。
邅
zhàn转;
改变方向。
屈原《九歌•湘君》:“~吾道兮洞庭。
”【邅迴】运转;
回旋;
转来转去。
霤
liù①屋顶上的水往下流。
《礼记•月令》:“其祀中~。
”【引】往下滴流的水。
枚乘《谏吴王书》:“泰山之~穿石。
”②屋中央。
《公羊传•哀公六年》:“使国士举巨囊于中~。
”③屋檐下接水的沟槽。
《左传•定公九年》:“先登,求自门出,死于~下。
”【引】屋檐。
左思《魏都赋》:“上累栋而重~。
”
颔
hàn①下巴。
白居易《东南行》:“相逢应不识,满~白髭须。
”②点头。
表示赞许。
《卖油翁》:“见其发矢十中八九,但微~之。
”
黎
lí①黑色,也指黑中带黄的颜色。
《史记•李斯列传》:“手足胼胝,面目~。
”②我国民族名一指远古时期我国北部的一个民族,也称“九黎”;
一指宋朝以来居住在海南岛一带的一个民族。
【黎老】老人。
【黎民】指民众;
百姓。
【黎庶】民众。
【黎献】⒈众多贤能的人。
⒉庶民中的贤者。
鼎
dǐng①古代烹煮用的器物,多圆形三足两耳。
《察今》:“尝一脟肉,而知一镬之味,一~之调。
”②常以鼎足之形比喻三方并立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如此,则荆吴之势强,~足之形成矣。
”③古代曾把鼎作为传国之宝,于是用它代表宝器。
喻指王位、帝位等。
《毛遂自荐》:“毛先生一至楚,而使赵重于九~大吕。
”《阿房宫赋》:“~铛玉石金块珠砾,弃掷逦迤。
”④三足香炉。
《促织》:“问者爇香于~,再拜。
”⑤显赫。
左思《吴都赋》......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