耻
chǐ①耻辱,可耻的事情。
《子鱼论战》:“明~教战,求杀敌也。
”②羞愧,羞惭。
《卖柑者言》:“坐糜廪粟而不知~。
”【又】以……为耻辱。
《师说》:“今之众人,其下圣人也亦远矣,而~学于师。
”③侮辱;
羞辱。
《国语•勾践栖会稽》:“昔者夫差~吾君于诸侯之国。
”
荣
róng①花。
《古诗十九年首•庭中有奇树》:“攀条折其~,将以遗所思。
”②开花。
《采草药》:“朔漠则桃李夏~。
”③茂盛。
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木欣欣以向~,泉涓涓而始流。
”④光荣;
荣耀。
《训俭示康》:“众人皆以奢靡为~,吾心独以俭素为美。
”【又】获得荣耀。
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赠谥美显,~于身后。
”【又】使……光荣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否泰如天地,足以~汝身。
”【又】认为……光荣。
刘禹锡《子刘子自传》:“名......更多
虑
lǜ①考虑;
思虑;
打算。
《论语》:“人无远~,必有近忧。
”②心思;
心意。
屈原《卜居》:“心烦~乱,不知所从。
”③忧虑;
担心。
《订鬼》:“非夫之物而强假焉,必~人逼取。
”
询
xún问;
征求意见;
请教。
《左传•成公十三年》:“秦大夫不~于我寡,擅及郑盟。
”
谤
bàng①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。
《召公谏厉王弭谤》:“厉王虐,国人~王。
”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:“能~讥于市朝,闻寡人之耳者,受下赏。
”②毁谤。
《屈原列传》:“信而见疑,忠而被~。
”【辨】诽,谤,讥.都有指责别人过错或缺点之意.谤,是公开指责;诽,是背后议论、嘀咕;讥,是讥刺.【谤木】议论是非,指责过失的木牌。
《后汉书•杨震传》:“臣闻尧舜之世,涑鼓~,立之于朝。
”【谤书】1.攻击别人或揭人隐私的书信。
2.专指《史记》查询
谥
shì①古代帝王、贵族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被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不明处称号。
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是以蓼洲周公,忠义暴于朝廷,赠~美显,荣于身后。
”②加给谥号;
定谥号。
《三国志•诸葛亮传》:“~君为忠武侯。
”③号称;
叫做。
司马相如《喻巴蜀檄》:“身死无名,~为至愚,耻及父母,为天下笑。
”
贡
gòng①把物品进献给君主。
《左传•桓公十五年》:“诸侯不~车服。
”【又】进献的物品。
杜甫《洗兵马》“寸地尺天皆入~。
”②赋税,传说中夏代的租赋制度。
《孟子•滕文公上》:“夏后氏五十而~。
”③推荐;
选举。
《后汉书•章帝纪》:“举人~士。
”【辨】贡,供,献。
三者都有“奉”“献”之意。
但是“贡”一般指献东西给君主。
“献”则表示恭敬地把东西送给人。
“供”指供给,供奉等。
查询
贻
yí①赠送;
送给。
《师说》:“余嘉其能行古道,作《师说》以~之。
”②遗留。
《左传•宣公二年》:“我之怀矣,自~伊戚。
”【辨】赠、贻。
两字都有赠送的意思,但在遗留的意义上,只能写作“贻”,不能写作“赠”。
【贻训】传于后人的格言。
【贻则】遗留的法则。
赅
gāi①完备;
具全。
《庄子•齐物论》:“百骸、九窍、六脏,~而存焉。
”成语有“言简意~。
”
适
shì①到……去。
《石钟山记》:“余自齐安舟行~临汝。
”②出嫁;
嫁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贫贱有此女,始~还家门。
”③适应;
顺从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处分~兄意,那得自任专。
”④适宜;
舒适。
《芙蕖》:“是芙蕖也者,无一时一刻不~耳目之观。
”⑤享受。
《赤壁赋》:“而吾与子之所共~。
”⑥恰好。
《雁荡山》:“从上观之,~与地平。
”⑦适才;
刚才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~得府君书,明日来迎汝。
”zhé通“谪”。
谴责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