矍
jué惊惶急视的样子。
苏轼《方山子传》:“方山子亦~然问余所以至此者。
”
禄
lù①福;
福气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儿已薄~相,幸复得此妇。
”②俸禄,指官吏的薪俸。
《祭十二文》:“故舍汝而旅食京师,以求斗斛之~。
”
秉
bǐng①禾束,成把的禾。
《诗经•小雅•大田》:“彼有遗~,此有滞穗。
”【引】把,束。
《左传•昭公二十七年》:“或取一编菅焉,或取一~秆焉。
”②持;手拿着。
《楚辞•天问》:“伯昌号哀,~鞭作牧。
”③执掌;操持。
《诗经•小雅•节南山》:“忧心如醒,谁~国成?”④遵循。
《国语•晋语二》:“吾~君以杀太子,吾不忍。
”⑤古代容量单位,十六斛为一秉。
⑥通“柄”,权柄.《管子•小匡》:“治国不失~。
”【秉彝】......更多
秋
qiū①年成;
收成。
《尚书•盘庚》:“若农服田穑,乃亦有~。
”②年。
《五蠹》:“穰岁之~,疏客必食。
”③秋天;
秋季。
《诗经•氓》:“将子无怒,~以为期。
”《滕王阁序》:“~水共长天一色。
”《琵琶行》:“明年~,送客湓浦口。
”④时机;
时候。
《出师表》:“此诚危急存亡之~也。
”【秋娘】唐代歌女常用名字,泛指美人。
【秋水】⒈秋天的水。
⒉喻剑。
⒊喻境。
查询
箸
zhù①筷子。
《韩非子•说林上》:“纣为象~而箕子怖。
”②通“著”。
明显;
显著。
《荀子•大略》:“夫类之相从也,如此之~也。
”zhuó通“着”。
附着;
穿着。
《世说新语•雅量》:“此手那可使~贼?
”查询
继
jì①继续;
连续。
《殽之战》:“攻之不克,围之不~,吾其还也。
”②接济;
补偿。
《墨子•非命上》:“古者汤封于亳,绝长~短,方地百里。
”③继承;
承接。
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“吾诸儿碌碌,他日~吾志事,惟此生耳。
”④继承人。
《触龙说赵太后》:“赵主之子孙侯者,其~有在者乎?
。
”⑤接着;
随后。
《六国论》:“齐人未尝赂秦,而终~五国迁灭。
”
绳
shéng①绳子。
《过秦论》:“然陈涉瓮牖~枢之子。
”②木工取直用的墨线。
《劝学》:“木直中~,輮以为轮,其曲中规。
”③标准;
法令。
《韩非子•孤愤》:“则贵重之臣必在~之外矣。
”④约束;
衡量;
纠正。
《病梅馆记》:“此文人画士,心知其意,未可明诏大号天下以~天下之梅也。
”【绳尺】⒈工匠用的墨线和尺子。
⒉法度;
尺度;
章法。
【绳墨】⒈木工画直线的工具。
⒉法度;
规矩。
【绳枢】用绳系住门扇充当门轴。
形容家境......更多
缟
gǎo①细白的生绢。
晁错《论贵粟疏》:“乘坚策肥,履丝曳~。
” 《赤壁之战》:“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~者也。
”②白。
张载《扇赋》:“飘~羽于清霄,拟妙姿于白雪。
”
罹
lí①遭遇;
遭受。
《狱中杂记》:“情重者反出在外,而轻者、无罪者反~其毒。
”②忧患;
苦难。
《诗经•兔爱》:“我生之后,逢此百~。
”
者
zhě①用动词、形容词和动词性词组、形容词性词组的后面,组成一个名词性结构,相当于“……的人(人、事、情况等)”。
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悟已往之不谏,知来~之可追。
”②用在数词后面,往往总指上文所提到的人、事、物。
翻译时在人、事、物名称前加“个”、“件”、“种”等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此数~用兵之患也。
”③用在名词名词性词组后面,起区别作用,可译作“这样的”、“这个”等,有时不必译出。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......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