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ù①顾念;

体念。

《赵威后问齐使》:“哀鳏寡,~孤独,振困穷,补不足。

”②救济。

《论积贮疏》:“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,国胡以相~?

”③忧虑。

《答司马谏议书》:“士大夫多以不~国事,同俗自媚于众为善。

”【恤刑】慎用刑法。

【恤恤】忧虑的样子。

chāng①兴盛;

强盛。

《谭嗣同》:“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,此国之所以不~也。

”②健壮;

美好。

《诗经•猗嗟》:“猗嗟~兮,颀而长兮。

”【昌言】1.善言,正当的言论。

《尚书•大禹谟》:“禹拜~。

”(大禹接受善言。

)2.书名,全名是《仲长子~》。

东汉仲长统著。

fàn①侵犯。

《左传•城濮之战》:“胥臣蒙马以虎皮,先~陈蔡。

”②触犯;

冒犯。

《出师表》:“若有作奸~科及为忠善者,宜付有司论其刑赏。

”③危害。

《国语•楚语》:“若防大川焉,溃而所~必大矣。

”④冒;

冒着;

顶着。

《捕蛇者说》:“盖一岁之~死者二焉。

”⑤使用。

《孙子•九地》:“~三军之众,若使一人。

”⑥罪犯;

犯人。

《狱中杂记》:“大盗未杀人,及他~同谋多人者。

dá①回答。
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兰芝仰头~,理实如兄言。

” 《岳阳楼记》:“渔歌互~,此乐何极!

”②报答。

《苏武》:“因厚赂单于,~其善意。

”③回复。

《报刘一丈书》:“门者~揖,大喜奔出。

suàn①计算。

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》:“还了房宿钱,~清了柴米钱。

”②推算;

演算。

《张衡传》:“衡善于机巧,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~。

”③计划;

谋画。

诸葛亮《绝盟好议》:“使北贼得计,非~之上者也。

”④推测;

料想。

《扬州慢》:“杜郎俊赏,~而今重到须惊。

”⑤追究(责任)。

《促织》:“而翁归,自与汝复~耳。

”⑥当作;

算作。

《葫芦僧判断葫芦案》:“你也~贫贱之交了。

”【算发】斑白的头发。

chún①丝。

《汉书•王褒传》:“难与道~绵之丽密。

”(难于和他说明丝绵的精美。

)②纯净;

纯粹。

贾思勰《齐民要术•种红蓝花梔子》:“绞取~汁。

”【又】纯正。

诸葛亮《出师表》:“此皆良实,志虑忠~。

”③善、好、美。

《史记•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》:“非德不~,形势弱也。

”zhǔn衣服鞋帽的镶边。

《荀子•正论》:“赭衣而不~。

”(赭衣:古代犯人穿的赤褐色的衣服。

)tún捆;

包。

《诗经•召南•野有死麕》:“......更多

nà①收进;

收藏。

《促织》:“不如拼搏一笑,因合~斗盆。

”②接受;

采纳。

《出师表》:“咨诹善道,察~雅言。

”③收容;

接纳。

《〈指南录〉后序》:“至通州,几以下不~死。

”④交纳;

交付。

《促织》:“成妻~钱案上,焚拜如前人。

”【纳步】留步。

主人送客时,客请主人止步的谦辞。

měi①味美。

《孟子•尽心下》:“脍炙与羊枣孰~?

”②美好。

《桃花源记》:“有良田~池桑竹之属。

”【又】特指容貌声色,才德或品质好。

《丑妇效矉》:“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~。

”【又】以……为美;

认为……美。

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:“吾妻之~我者,私我也。

”③美好的人或东西。

《滕王阁序》:“四~具,二难并。

”④善,与“恶”相对。

《国语•晋语》:“彼将恶始而~终。

yù①遇到。

《陈涉世家》:“公等~雨,皆已失期。

”②会面;

会见。

《大铁椎传》:“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,与~宋将军家。

”③接触;

感触。

《庖丁解牛》:“臣以神~而不以目视。

”④看到。

《赤壁赋》:“目~之而成色。

”⑤遇合;

投合。

指相遇而受到赏识。

《战国策•秦策》:“王何不与寡人~。

”⑥对待;

招待。

《鸿门宴》:“不如因善~之。

”⑦际遇;

机会。

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斯固百世之~也。

”⑧嫁。

《祭妹文》:“汝以一念之......更多

qí①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“他们的”。

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“必先苦~心志,劳~筯骨。

”《十则》“有如周公之才之美,使骄且吝,~余不足观也已。

”《师说》“郯子之徒,~贤为及孔子。

”②第三人称代词。

相当于“他(她)”、“它”、“他们”。

《子鱼论战》:“及~未既济也,请击之。

”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王若隐~无罪而就死地,则牛羊何择焉?

”③第一人称代词,相当于“我”、“我的”。

《游褒禅记》:“余亦悔~随之而......更多

12345 共172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