纪
jì①丝的头绪。
《墨子•尚同》:“譬若丝缕之有~。
”②纲领;
根本。
《吕氏春秋•孝行》:“夫孝,三皇五帝之本务,而万事之~也。
”③纲纪;
准则;
法度。
《吕氏春秋•孟春》:“无绝地之理,无乱人之~。
”④料理;
经营。
陶潜《移居》:“衣食当须~,力耕不吾欺。
”⑤记载;
记述。
《祭妹文》:“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,罗缕~存。
”⑥史书体裁之一种。
或记帝王事迹,如《汉书•高帝纪》;
或记一代大事,如《史记•周本纪》。
⑦十......更多
资
zī①钱财;
物资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孤当续发人众,多载~粮,为卿后援。
”②积蓄。
《信凌君窃符救赵》:“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,如姬~之三年,自王以下,欲求报其父仇,莫能得。
”③供给;
资助。
《祭妹文》:“汝来床前,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,聊~一次。
”④资本;
依托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若据而有之,此帝王之~也。
”⑤天赋。
《汉书•董仲舒传》:“今陛下贵为天子,……又有能致之~。
”⑥通“咨”。
询问。
《礼记•表记》......更多
遣
qiǎn①差遣;
派遣。
《桃花源记》:“太守即~人随其往。
”②打发;
送走。
《卖油翁》:“康肃笑而~之。
”③休;
休弃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便可速~之,~去慎莫留。
”④排遣;
消遣。
《祭妹文》:“无所娱~。
”⑤发遣;
发配。
《狱中杂记》:“时方冬停~,李具状求在狱候春发~。
”【遣戍】旧时发送犯人戍边,使效力赎罪。
【遣昼】犹放晴。
闱
wéi①宫中小门。
《左传•哀公十四年》:“攻~与大门,皆不胜。
”②皇后和妃子居住的地方。
《后汉书•皇后纪》:“后正位宫~,同体天王。
”③父母居住的地方,也指父母。
杜甫《送韩十四江东省觐》:“我已无家寻弟妹,君今何处访庭~。
”④考试地方。
刘长卿《送孙莹京监擢第归蜀》:“礼~称独步,太学许能文。
”【又】科举考试。
如“春闱”、“秋闱”。
义
yì①公正、合宜的道德、行为或道理。
《寡人之于国也》:“谨庠序之教,申之以孝悌之~。
”②坚持正义。
《公输》:“吾~固不杀人。
”③合道义的;
适宜的;
公正合理的。
《鸿门宴》:“亡去不~,不可不语。
”④情义;
恩情。
《孙雀东南飞》:“吾已失恩~。
”⑤意义;
意思。
《屈原列传》:“举类迩而见~远。
”⑥本着道义。
《祭妹文》:“汝之~绝高氏而归也,堂上阿奶仗汝扶持。
”
倒
dǎo①人或坚立的东西横躺下来。
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:“天台一万八千丈,对此欲~东南倾。
”②失败;
垮台。
《三国志•曹爽传》:“于今日卿等门户~矣。
”③把商店作价卖给别人。
《儒林外史》:“我东头街上谈家当铺折了本,要~与人。
”dào①位置、顺序、方向等颠倒。
《祭妹文》:“则虽年光~流,儿时可再,而已无与为印证者矣。
”②不顺;
违逆。
《韩非子•难言》:“且至于忤于耳而~于心。
”③斟出;
倾出。
邵雍《天津感事......更多
凄
qī①冷;
寒冷。
《左传•昭公四年》:“春无~风,秋无苦雨。
”②凄凉;
冷清。
《雨霖铃》:“寒蝉~切,对长亭晚。
”③伤感;
悲伤。
《祭妹文》:“旧事填膺,思之~梗。
”【又】使悲伤;
使伤感。
《小石潭记》:“坐潭上,四面竹树环合,寂寥无人,~神寒骨,悄怆幽邃。
”
函
hán①包含;
容纳。
张衡《南都赋》:“巨蟒~珠。
”②信封;
信件。
送信的人叫“函使”。
《祭妹文》:“~使报信迟早云尔。
”③匣子。
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荆轲奉樊於期头~。
”【又】用匣子装。
《伶官传序》:“~梁君臣之首,入于太庙”④指函谷关。
《过秦论》:“秦孝公据殽~之固,拥雍州之地。
”
分
fēn①剖开;
分开。
《谋攻》:“倍则~之。
”?滕王阁序》:“星~翼轸,地接衡庐。
”②半;
一半。
《三峡》:“自非亭午夜~,不见天日。
”③分配;
分享。
《曹刿论战》:“衣食所安,弗敢专也,必以~人。
”④区分;
辨别。
《荷蓧老人》:“四体不勤,五谷不~。
”⑤春分;
秋分。
《左传》:“日过~而未至。
”⑥成;
事物的在十分之一。
《祭妹文》:“减一~则喜。
”⑦长度单位,十分为一寸。
《核舟记》:“舟首尾长约八~有奇。
”
妆
zhuāng①打扮。
《琵琶行》:“曲罢曾教善才服,~成每被秋娘妒。
”②妇女用的脂粉、衣物等装饰物。
《木兰诗》:“阿姐闻妹来,当户理红~。
”③通“装”,装作。
《群英会蒋干中计》:“蒋干只~着睡着。
”【妆点】妆饰点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