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iǎng①送给田里耕作的人的饭食。

《诗经•良耜》:“其~伊黍。

”②粮饷;

军粮。

《汉书•严助传》:“丁壮从军,老弱转~。

”③给田里耕作的人送饭食。

苏轼《新城道歉中》:“煮葵烧笋~春耕。

”④供给食物。

《五蠹》:“故饥岁之春,幼弟不~。

”⑤赠送。

《孟子•滕文公下》:“有童子以黍肉~,杀而夺之。

”【饷遗】馈赠。

【饷亿】供给。

jīng①高大的土丘。

《三国志•魏书•公孙瓒传》:“于堑里筑~,皆高五六丈。

”②高大;

大。

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发~仓,散禁财。

”③京城;

首都。

《琵琶行》:“我从去年辞帝~。

”④一千万。

《察变》:“~垓年岁之中,每每员舆正不知几移几换而成此最后之奇。

”【京华】京城。

【京畿】国都及国都附近的地方。

【京师】京城。

gē①用刀截断。

《庖丁解牛》:“良庖岁更刀,~也。

”②杀;

宰杀。

《论语•阳货》:“~鸡焉用牛刀?

”③割取;

割让。

《过秦论》:“东~膏腴之地,北收要害之郡。

” 《六国论》:“今日~五城,明日~十城,然后得一夕安寝。

”④分割;

划分。

杜甫《望岳》:“造化钟神秀,阴阳~昏晓。

”⑤断绝。

葛洪《抱朴子》:“~嗜欲所以固血气。

”⑥剥夺;

夺取。

《后汉书•韦彪传》:“贪吏~其财。

nián①年景;

收成。
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乐岁终生苦,凶~不免于死亡。

”②十二个月为一年。

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:“期~之后,虽欲言,无可进者。

”③年龄;

年岁。

《陈情表》:“行~四岁,舅夺母志。

”④寿命。

《愚公移山》:“以残~余力,曾不能毁山之一毛。

”⑤帝王的年号。

《三国志•吴主传》:“告以改~,立后。

”【年伯】科举制度中同榜登科者称为同年,父之同年者称为年伯。

泛指父辈。

【年所】年次;

年龄。

【年兄】唐......更多

gēng①天干第七位。

②年龄。

如“年庚”、“同庚(同岁)”。

③赔偿。

《礼记•檀弓下》:“季子皋葬其妻,犯人之禾,申祥以千,曰:‘请~之’。

”【庚癸】下等货。

查询

biǎn①一种帽子。

古代吉礼之服戴冕,常礼之服戴弁,弁分皮弁(武冠)和爵弁(文冠),皮弁用于田猎或征伐,爵弁用于祭祀。

②古代男子二十岁要举行加冠礼,以示成人,称作弁。

③。

④放在前面。

龚自珍《送徐铁孙序》:“乃书是言,以~君之诗之端。

”⑤急;

快。

《礼记•玉藻》:“~行,剡剡起屦。

”⑥惊惧。

《汉书•王莽传下》:“有烈风雷雨发屋折木之变,予甚~焉,予甚栗焉。

”⑦用手搏斗。

《汉书•甘延寿传》:“试~,为期......更多

dí①仇敌;

敌人。

《殽之战》:“~不可纵。

”《过秦论》:“秦人开关延~,九国之师,逡巡而不敢进。

”②抵抗;

抵挡。

《垓下之战》:“吾骑此马五岁,所以无~。

”《失街亭》:“恐汝不能~之。

”③相当;

匹敌。

《谋攻》:“~则能战之。

”④攻击。

《狼》:“屠大窘,恐前后受其~。

wén①线条交错的图形;

花纹。

后写作“纹”。

《公输》:“荆有长松~梓楩楠豫章。

”②华美;

有文彩的。

《冯谖客孟尝君》:“黄金千斤,~车二驷,服剑一。

”③文章。

《醉翁亭记》:“醉能同其乐,醒能述以~者,太守也。

”④文字。

《游褒禅山记》:“独其~犹可识。

”⑤非军事的,与“武”相对。

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~武并用,垂拱而治。

”⑥在身上刺花纹,叫“文身”。

《庄子•逍遥遊》:“越人断发~身。

”⑦文化;

文教。

《论......更多

shù①捆绑。
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其势必不敢留君,而~君归赵矣。

”②整理;

收拾。

《殽之战》:“郑穆公使视客馆,则~载,厉兵,秣马矣。

”③约束;

拘束。
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未有尝坚明约~者也。

”④捆;

把。

《魏书•李先传》:“宜密使兵人人备青草一~。

”【束发】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,因称成童之年。

约八岁或八至十九岁这一段年纪。

【束甲】捆起铠甲。

表示放下武器,停战或投降。

【束脩】⒈十条一捆的干肉,是古......更多

fàn①侵犯。

《左传•城濮之战》:“胥臣蒙马以虎皮,先~陈蔡。

”②触犯;

冒犯。

《出师表》:“若有作奸~科及为忠善者,宜付有司论其刑赏。

”③危害。

《国语•楚语》:“若防大川焉,溃而所~必大矣。

”④冒;

冒着;

顶着。

《捕蛇者说》:“盖一岁之~死者二焉。

”⑤使用。

《孙子•九地》:“~三军之众,若使一人。

”⑥罪犯;

犯人。

《狱中杂记》:“大盗未杀人,及他~同谋多人者。

12345 共128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