乡
xiāng①地方行政区域或单位。
所辖范围,历代不同。
⒈周制,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。
《周礼•地官•大司徒》:“五州为~,使之相宾。
”⒉春秋齐制,十连为乡。
《国语•齐语》:“十连为~,~有良人焉。
”【又】十率为乡。
《管子•小匡》:“十率为~。
”⒊汉制,十亭为乡。
《汉书•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大率十里一亭,亭有长。
十亭一~。
”⒋唐宋后指县级以下基层行政单位。
②家乡;
故乡。
《回乡偶书》:“少小离家老大还,~音未......更多
亿
yì①十万。
《国语•楚语下》:“官有十丑为~丑。
”【又】万万。
《诗经•周颂•丰年》:“亦有高廪,万~及秭。
”②比喻数目很大。
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据~丈之城,临不测之谿以为固。
”③安。
《左传•昭公二十一年》:“心~则乐。
”④推测。
《旧唐书•李道宗传》:“不可~度。
”⑤通“噫”。
《周易•震》:“震来厉,~丧贝。
”
少
shǎo①数量少;
不多。
《寡人之于国也》:“邻国之民不加~,寡人之民不加多。
”②缺少短少。
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“自经丧乱~睡眠,长夜沾湿何由彻。
”③小看;
轻。
《望洋兴叹》:“且夫我尝闻~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,始吾弗信。
”【又】以……为少;
轻视。
《后序》:“北亦不敢遽~吾国。
”④稍;
略微。
《触龙说赵太后》:“~益嗜食,和于身。
”⑤少顷;
一会儿。
《赤壁赋》:“~焉,月出于东山之上。
”shào①年轻......更多
杪
miǎo树枝的细梢。
王维《送梓州李使君》:“巴山一夜雨,树~百重泉。
”【引】年月季节的最后。
谢灵运《登临海峤初发彊中作》:“~秋寻远山。
”【引】细小。
常“杪小”、“杪杪”连用。
《后汉书•冯衍传》:“阔略~小之礼。
”
丈
zhàng①十尺为一丈。
《与朱元思书》:“水皆缥碧,千~见底。
”②测量。
《左传•襄公九年》:“巡~城。
”③对长辈的敬称。
《大戴礼•本命》:“~者,长也。
”【丈夫】⒈古时称成年男子。
⒉有志气、有作为的男子。
⒊女子的配偶。
【丈人】⒈古时对老人的通称。
⒉祖父。
⒊妻子的父亲。
上
shàng①上面;
位置在高处的。
《陈涉世家》:“辍耕之垄~,怅恨久之。
”《墨池记》:“新城之~。
有池洼然而方以长。
”②等级高的;
质量高的;
上等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拜相如为~大夫。
”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:“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,受~赏。
”③地位高的人;
主持、领导的人。
《谋攻》:“~下同欲者胜。
”特指君主、帝王。
《周亚夫军细柳》:“~自劳累。
” 《东方朔》:“~伟之。
”④时间或次序在前的。
《屈原......更多
交
jiāo①交叉;
交错。
《鸿门宴》:“~戟之士欲止不内。
”②交互;
交相。
《与朱元思书》:“疏条~映。
”③交换;
互换。
《左传•隐公三年》:“故周郑~质。
”④交接;
交合。
《促织》:“自昏达曙,目不~睫。
”⑤结交;
交往。
《赵威后问齐使》:“上不臣于王,下不治其家,中不索~诸侯。
”⑥交情;
交谊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卒相与欢,为刎刭之~。
”⑦同盟;
盟约。
《谋攻》:“故上兵伐谋,其次伐~。
”《过秦论》:“合从......更多
仆
pū①向前倒下。
《游褒禅山记》:“距洞百余步,有碑~道。
”②泛指倒下。
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众不能堪,抶而~之。
”pú①古时奴隶中的一个等级。
《左传•昭公七年》:“僚臣~,~臣台。
”②泛指奴隶。
《诗经•正月》:“民之无辜,并其臣~。
”③仆人;
奴仆。
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僮~欢迎,稚子候门。
”④驾车的人。
《离骚》:“~夫悲余马怀兮。
”⑤古时男子对自己的谦称。
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~所以留者,待吾客与俱。
”【仆顿......更多
共
gòng①共有;
共用。
《论语》:“愿车马,衣轻裘,与朋友~,敝之而无憾。
”《赤壁之战》:“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~之矣。
”②共同;
一起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和氏璧,天下所~传宝也。
”③同样;
一样。
《与朱元思书》:“风烟俱净,天山~色。
”④跟;
与。
《祭妹文》:“即游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汝知闻,~汝筹画也。
”⑤和;
与。
《滕王阁序》:“秋水~长天一色。
”⑥总共。
《核舟记》:“旁开小窗,左右各四,~八扇。
”g......更多
师
shī①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,二千五百人一师。
泛指军队。
《烛之武退秦师》:“若使烛之武见秦君,~必退。
”②老师。
《师说》:“~者,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。
”③以……为师;
向……学习。
《师说》:“其闻道也,固先乎吾,吾从而~之。
”④学习;
效法。
《师说》:“吾~道也,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。
”⑤有专门知识或技艺的人。
《石钟山记》:“而渔工水~虽知而不能言。
”⑥对宗教徒的尊称。
多指佛教徒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