尝
cháng①吃;
品尝。
《察今》:“~一脟肉,而知一镬之味,一鼎之调。
”②尝试。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我虽不敏,请~试之。
”③经历;
遇到。
《庖丁解牛》:“技经肯綮之未~,而况大軱乎!
”④曾;
曾经。
《劝学》:“吾~终日而思矣,不如须臾之所学也。
”【尝敌】试探敌人的强弱。
《宋史•苏洵传》:“故古之贤将,能以兵~,而又以敌自尝,故去就可以决。
”【尝鼎一脔】尝其一二,可知其馀。
语出《吕氏春秋•察今》:“尝一脟......更多
快
kuài①痛快;
高兴。
《兰亭集序》:“~然自足。
”②尽情地;
尽兴地。
《琵琶行》:“遂命酒,使~弹数曲。
”③称心;
满意。
《答韦中立论师道书》:“天下不以非郑尹而~孙子,何哉?
”④迅速。
《晋书•王湛传》:“此马虽~,然力薄不堪苦行。
”⑤不加考虑,有话就说。
《快嘴李翠莲记》:“女儿诸般好了,只是口~,我和你放心不下。
”⑥赶快。
《陈州粜米》:“儿也,你~去告。
”⑦锋利。
杜甫《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》:“焉得并......更多
惩
chéng①警惕;
警戒。
《狱中杂记》:“是立法以警其余,且~后也。
”②悔恨;
改悔。
《国殇》:“首身离兮心不~。
”③惩罚;
惩处。
《左传•成公十四年》:“~恶而劝善。
”④苦于。
《愚公移山》:“~北山之塞,出入之迂也。
”【惩羹吹齑】齑,切成细末的冷食肉菜。
言人曾被热羹烫过,以后吃冷菜也要吹一下。
比喻戒惧过甚或矫枉过正。
【惩创】惩戒;
警戒。
《尚书•吕刑》:“罚惩非死,人极于病~。
”孔颖达疏:“言圣人之制刑......更多
施
shī①实施;
实行。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今王发政~仁,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。
”②施展;
使用。
《促织》:“靡计不~,迄无济。
”③施加;
推与。
《论语•颜渊》:“己所不欲,勿~于人。
”④搽抹。
《林黛玉进贾府》:“唇若~脂。
”⑤施舍;
给予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留待作遗~,于今无会因。
”⑥恩惠;
好处。
《殽之战》:“未报秦~而伐其师。
”⑦设置;
安放。
《口技》:“会宾客大宴,于厅事之东北角,~八尺屏障。
”sh......更多
朽
xiǔ①腐朽。
《劝学》:“锲而舍之,~木不折。
”②衰老。
《晋书•张忠传》:“年~发落,不堪衣冠。
”③磨灭。
《序》:“可传世而不~。
”【朽钝】衰朽笨拙。
词
cí①言词,词语。
《促织》:“巫从旁望空代祝,唇吻翕辟,不知何~。
”《柳敬亭传》:“幕下儒生设意修~,援古证今,极力为之。
”②一种韵文形式,又叫“长短句”。
如“宋词”、“辛弃疾词”。
【词话】1.评论词的内容、形式或词的作者的书,体裁同诗话相似。
2.元明时说唱艺术的一种,形式有说有唱。
3.明代章回小说里夹有诗词的也叫词话。
【词林】1.指汇集在一起的文词。
也指文人聚集在一起。
萧统《答晋安王书》:“殽核......更多
九
jiǔ①九。
②泛指多数或多次。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海内之地,方千里者~。
”【九泉】⒈深渊。
⒉人死后埋葬的地方。
迷信指阴间。
【九天】⒈指天的中央和八方。
⒉指天的最高处。
⒊道家指天上神仙居住的地方。
【九原】⒈山名,在今山西省新绛县北,为晋代卿大夫的墓地。
⒉指死后埋葬的地方;
阴间。
【九州】⒈古代中国设置的九个州,具体说法不一。
《尚书•禹贡》中为冀、豫、雍、扬、兖、徐、梁、青、荆。
⒉泛指中国。
【九族】九代......更多
他
tā①其他的;
别的。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《诗》云:‘~人有心,予忖度之。
’”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》:“海誓山盟,各无~志。
”②指第三人称。
《陈州粜米》:“~也故违了皇宣命,都是些吃仓廒的鼠耗。
”《林黛玉进贾府》:“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,却有一段自然风流态度,便知~有不足之症。
”【注】古代“他”指男指女均可。
【他日】⒈过去某一时期。
⒉平日。
⒊别日,某一天。
夫
fū①成年男子。
《愚公移山》:“遂率子孙荷担者三~。
”《论积贮疏》:“一~不耕,或受之饥。
”②大丈夫。
《左传•宣公十二年》:“闻敌强而退,非~也。
”③指服劳役或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。
《智取生辰纲》:“农~心内如汤煮,公子王孙把扇摇。
”王建《宫词》:“宫人早起笑相呼,不识阶前扫地~。
”④女子的配偶;
丈夫。
《陌上桑》:“罗敷自有~。
”fú①⒈这;
那。
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乐~天命复奚疑?
”⒉他。
《左传•襄......更多
寮
liáo①小窗。
萧纲《侍皇太子宴》:“烟生翠幕,日照绮~。
”②小屋。
陆游《贫居》:“屋窄似僧~。
”③通“僚”。
官;
官职。
《三国志•魏书•苏则传》:“与董昭同~。
”【又】特指一起做官的人。
夏侯湛《东方朔画赞》:“戏万乘若~友。
”【又】属官。
《晋书•孟嘉传》:“~佐毕集。
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