恸
tòng①极度悲哀。
《柳毅传》:“须臾,宫中皆~哭。
”②痛哭。
《三国演义》:“谏议大夫刘陶径到帝前大~。
”【辨】痛、恸。
都有悲哀的意义,但“恸”悲哀的程度更深些。
另外,“痛”的其他意义不能用“恸”。
惩
chéng①警惕;
警戒。
《狱中杂记》:“是立法以警其余,且~后也。
”②悔恨;
改悔。
《国殇》:“首身离兮心不~。
”③惩罚;
惩处。
《左传•成公十四年》:“~恶而劝善。
”④苦于。
《愚公移山》:“~北山之塞,出入之迂也。
”【惩羹吹齑】齑,切成细末的冷食肉菜。
言人曾被热羹烫过,以后吃冷菜也要吹一下。
比喻戒惧过甚或矫枉过正。
【惩创】惩戒;
警戒。
《尚书•吕刑》:“罚惩非死,人极于病~。
”孔颖达疏:“言圣人之制刑......更多
万
wàn①十个一千。
《孙膑减灶》:“使齐军入魏地为十~灶,明日为五~灶,又明日为三~灶。
” 【又】泛指众多。
《察今》:“臂之若良医,病~变,药亦~变。
”②极;
非常。
韩愈《柳子厚暮志铭》:“无辞以白其大,且~无母子俱往理。
”③古代一种大型舞蹈的名字。
《左传•隐公五年》:“九月,考仲子之宫,将~焉。
”【注】万,萬。
古代“万”读“mò”,用于复姓“万俟”。
“萬”作数词时可以用“万”,如今简化统一作“万”。
奈
nài①无奈。
《失街亭》:“汝虽深通谋略,此地~无城郭,又无险阻,守之极难。
”②通“耐”。
禁得起;
受得住。
司空图《退居漫题》:“莺喧~细听。
”③处置;
对付。
《淮南子•兵略训》:“唯无形者无可~也。
”【奈何】⒈怎么;
如何。
⒉怎么办。
【奈……何】对……怎么办。
才
cái①才能。
《与吴质书》:“其~学足著书,美志不遂,良可痛。
”【又】以……为才;
认为……有才。
《促织》:“有华阴令欲媚上官,以一头进,试使斗面~。
”②有才能的人。
《六国论》:“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~。
”③刚刚;
仅仅。
《桃花源记》:“初极狭,~通人。
”④能“裁”。
裁夺。
《战国策•赵策一》:“今有城市之邑七十,愿拜内之于王,惟王~之。
”⑤通“财”。
金仁杰《追韩信》三折:“恶了秦民,更掳掠民~。
”【才......更多
断
duàn①截断;
断开。
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遂拔以击荆轲,~其左股。
”《察今》:“故曰良剑期乎~,不期乎镆铘。
”《伶官传序》:“至于扩、誓天~发,泣下沾襟,何其衰也!
”②阻隔;
隔断。
《愚公移山》:“自此,冀之南,汉之阴,无陇~焉。
”《李愬雪夜入蔡州》:“留五百人镇之,以~洄曲及诸道桥梁。
”③断绝;
中止。
《滕王阁序》:“雁陈惊寒,声~衡阳之浦。
”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“雨脚如麻未~绝。
”《促织》:“成顾......更多
最
zuì①极其;
尤。
《林黛玉进贾府》:“看其外貌~是极好,却难知其底细。
”《钱塘湖春行》:“~爱湖东行不足。
”②最大;
最甚。
《〈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〉序》:“死事之惨,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~。
”③聚合。
《管子•禁藏》:“冬,收五藏,~万物。
”④总计。
《史记•绛侯周勃世家》:“~从高帝得相国一人,丞相二人,将军、二千石各三人。
”【最目】概括文书内容的提要或目录。
瞋
chēn①发怒时睁大眼睛。
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士皆~目,发尽上指冠。
”《鸿门宴》:“哙遂入,披帷西向立,~目视项王。
”②生气。
《后汉书•华佗传》:“因~恚,吐黑血数升而愈。
”(恚:发怒。
愈:病好。
)【瞋喝】瞋目怒喝。
【瞋目】1.张大眼睛注视,表示愤怒。
2.张大眼睛极力去看。
《史记•项羽本纪》:“哙遂入,披帷西向立,~视项王,头发上指,目眥尽裂。
”【瞋目张胆】形容无所畏避。
《史记•张耳陈馀列传》:“将......更多
答
dá①回答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兰芝仰头~,理实如兄言。
” 《岳阳楼记》:“渔歌互~,此乐何极!
”②报答。
《苏武》:“因厚赂单于,~其善意。
”③回复。
《报刘一丈书》:“门者~揖,大喜奔出。
”
俳
pái①杂戏;
滑稽戏。
《史记•李斯列传》:“方作觳抵优~之观。
”②演滑稽戏的人。
《汉书•枚乘传》:“诙笑类~倡。
”③滑稽;
幽默。
《北史•李文博传》:“好为~谐杂说,人多爱狎之。
”④“俳”。
《楚辞•远游》:“音乐博衍无终极兮,焉乃逝以~佪。
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