炎
yán①燓烧;
燃烧。
《尚书•胤征》:“火~崐冈,玉石俱焚。
”吕才《叙禄命》:“蜀郡~燎。
”②热;
炎热。
屈原《九章•悲回风》:“观~气之相仍兮。
”
炮
páo①古代一种烹饪方法;
烧烤肉食等。
《诗经•瓠叶》:“有兔斯首,燔之~之。
”②烧;
焚烧。
《左传•昭公二十七年》:“令尹~之,尽灭郤氏之族党。
”③制作中药的方法,把生药放在热锅里炒。
《离家示妻子》:“儿为检药笼,桂姜手~煎。
”pào兵器的一种。
古代发射石头的机械,后发明火药,指用火药等发射铁弹丸的武器。
《冯婉贞》:“设以~至,吾村不齑粉乎?
”
烦
fán①发热头痛。
《说文》:“~,热头痛也。
”②烦躁;烦闷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怅然心中~。
”③繁杂;琐碎。
《尚书•说命》:“礼~则乱。
”④烦扰;搅动。
《史记•乐书》:“水~则鱼鳖不大。
”⑤烦劳;麻烦。
常在请示他人做事时用作恭谦之词.《烛之武退秦师》:“若亡郑而有益于君,敢以~执事。
”
燀
chǎn①炊,烧火煮。
《左传•昭公二十年》:“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,~之以薪。
”②燃烧。
《国语•周语下》:“水无沉气,火无灾~。
”【引】炽热。
何晏《景福殿》:“故冬不凄寒,夏无炎~。
”【又】光烈,炽盛。
《史记•秦始皇本纪》:“威~旁达,莫不宾服。
”dǎn厚。
《吕氏春秋•重己》:“衣不~热。
”【燀赫】形容声势盛大。
李白《古风》之三十三:“凭陵随海运,~因风起。
”
珊
shān见“珊瑚”。
【珊瑚】热带海洋中腔肠动物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骨骼,形状像树枝,可供观赏或作装饰。
《柳毅传》:“床以~,帘以水精。
”【珊珊】⒈玉佩的撞击声。
⒉舒缓美好的样子。
瘴
zhàng①瘴气。
南方山林中的热空气,从前认为是疟疾等传染病的病原。
杜甫《驱竖子摘苍耳》:“江上秋已分,林中~犹剧。
”【瘴疠】瘴气引起的瘟病。
羹
gēng①用肉或菜调和五味做成带汤的食物。
《荀子•非相》:“啜其~,食其胾。
” 《鱼我所欲也》:“一箪食,一豆~,得之则生,弗得死。
” 【辨】羹,汤。
“羹”,在上古时指用肉或菜等做成的带汁的食物,和“菜汤”不同。
“汤”,在唐以前一般只指热水,后来才指菜汤。
蒸
zhēng①细小的木柴。
《淮南子•主术训》:“冬伐薪~。
”②气体上升。
《后汉书•冯衍传》:“风兴云~,一龙一蛇。
”【又】用热气蒸。
《齐民要术•蒸缹》:“著甑中~之取熟。
”③通“烝”。
众;
多。
应璩《与从弟君苗君胄书》:“济~人于涂炭。
”【蒸黎】百姓。
【蒸庶】百姓。
【蒸蒸】⒈兴盛;
上进。
⒉淳厚的样子。
闷
mèn烦闷。
《周易•乾卦》:“遁世无~,不见是而无~。
”【引】闷热;
不爽。
《素问•风论》:“闭则热而~。
”
颜
yán①前额。
《素问•刺热论》:“心热病者~先赤。
”②面;
脸。
《醉翁亭记》:“苍~白发。
”③脸色。
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“大庇天下寒士俱欢~。
”【颜行】前列;
前行。
【颜色】⒈面容;
脸色。
⒉容颜,多指妇女的容貌。
⒊色彩。
查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