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
běn①草木的根。
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臣闻求木之长者,必固其根~。
”②树木的干。
柳宗元《种树郭橐驼传》:“摇其~以观其疏密。
”③根本;基础。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王欲行之,刎盍反其~矣。
”④指农业。
《论积贮疏》:“今背~而趋末,食者甚众。
”⑤本源;根源。
《原毁》:“为是者有~有原,怠与忌之谓也。
”⑥依照;依据。
《图画》:“虽理想派之作,亦先有~,乃增损而润色之。
”⑦堆原,考察。
《伶官传序》:“抑~其......更多
橛
jué①短木桩。
宋应星《天工开物•彰施•红花》:“苗高二三尺,每路打~,缚绳横阑,以备狂风拗折。
”②树木或庄稼的残根。
《诗经•小雅•大田》:“以冬土定,故稼~于地与地平。
”③马口中衔的横木。
《庄子•马蹄》:“前有~饰之患,而后有便荚之威。
”④一小段。
《五灯会元•石头希迁禅师》:“师乃指一~柴曰:马师何似这个?
”⑤击;
打。
《山海经•大荒东经》:“~以雷兽之骨。
”
要
yāo①人体的腰部,这个意义后来写作“腰”。
《荀子•礼论》:“量~而带之。
”②通“邀”。
邀请。
《桃花源记》:“便~还家,设酒杀鸡作食。
”③中途拦截。
《书博鸡者事》:“豪民子闻难,鸠宗族僮奴百许人,欲~篡以归。
”④相约。
《孙雀东南飞》:“虽与府吏~,渠会永无缘。
”⑤威胁。
《狱中杂记》:“惟大辟无可~,然犹质其首。
”
迥
jiǒng①远;
遥远。
《后序》:“天高地~,号呼靡及。
”②辽阔。
《灞桥饯别》:“俺向着这~野悲凉。
”③显著;
明显。
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:“色泽莹润,亦与它石~异。
”【迥拔】⒈高远挺拔。
⒉才智突出。
东
dōng①东方;
东边。
《木兰诗》:“~市买骏马,西市买鞍鞯,南市买辔头,北市买长鞭。
”《捕蛇者说》:“悍吏之来吾乡,叫器乎~西,隳突乎南北。
”【又】向东;
朝东。
《望洋兴叹》:“~西而视,不见水端。
”《过秦论》:“南取汉中,西举巴蜀,~割膏腴之地,北取要害之郡。
”②主人。
《礼记•曲礼》有“主人就~阶,客就西阶。
”之说,以后遂称主人为~。
《红楼梦》:“况且你都拿出来做这个~也不够。
”【东床】指女婿。
大
dà①与“小”相对。
《鸿门宴》:“~行不顾细谨。
”②重要的;
重大的。
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:“故天将降大~任于斯人。
”③年长的;
排列第一的。
《木兰诗》:“阿爷无~儿,木兰无长兄。
”④表示范围广,数量多。
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公子于是乃置酒~会宾客。
” 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~庇天下寒士俱欢颜。
”⑤表示程度深。
《董宣执法》:“帝~怒,召宣,欲箠杀之。
”tài①通“太”,最。
《左传•......更多
戴
dài①加在头上;
用头顶着。
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同舍生皆被绮绣,~朱缨宝饰之帽。
”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颁白者不负~于道路矣。
”②推崇;
遵奉;
拥护。
《原君》:“古者天下之人爱~其君,比之如父,拟之如天。
”【戴白】满头白发,借指老人。
陆游《新凉书怀》:“邻曲今年又有年,垂髫~各欣然。
”【戴笠】戴斗笠,比喻贫贱。
【戴头】比喻刚正不畏强暴,不怕杀头。
【戴翼】辅助。
《汉书•董仲舒传》:“欲则先王这法以~其世......更多
斗
dǒu①量粮食的器具。
《庄子•胠箧》:“棓~折衡,而民不争。
”②容量单位。
十升等于一斗《陈州粜米》:“这米则有一石六~。
”③古代酒器。
《鸿门宴》:“项王曰:‘壮士!
赐之卮酒’则与~卮酒。
”④斗形的器物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红罗复~帐,四角垂香囊。
”⑤星宿名。
斗宿。
南斗六星,总称斗宿。
《赤壁赋》:“月出于东山之上,徘徊于~牛之间。
”⑥北斗星。
《小石潭记》:“潭西南而望,~折蛇行,明灭可见。
”《诗经•大......更多
斲
zhuó①吹;
削。
《荀子•王制》:“农夫不~削、不陶冶而足械用。
”【辨】斲,斫。
“斲”通常指把木头砍削成器物。
“斫”除了这个意义外,通常还表示吹击,砍断,可以用于“斫人”、“斫地”等。
显
xiǎn①显著;
明显。
《柳毅传》:“唯恐道途~晦,不相通达,致负诚托。
”②显贵;
显赫。
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今之高爵~位,一旦抵罪,或脱身以逃。
”③显现;
显露。
《窦娥冤》:“其间才把个屈死的冤魂这窦娥~。
”④显扬。
《孙膑减灶》:“孙膑以此名~天下。
”⑤荣耀。
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是以蓼洲周公,忠义暴于朝廷,赠谥美~,荣于身后。
”⑥旧美称去世的长辈亲属。
如“显妣”、“显考”等。
【显学】著名的学说或学派。
【显......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