辞
cí①口供。
《周礼•秋官》:“听其狱讼,察其~。
”柳宗元《断刑论》:“使犯死者自春而穷其~。
”②言词,词句。
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今吾且死,而侯生曾无一言半~送我。
”《后序》:“初至北营,抗~慷慨,上下颇惊动。
”《屈原列传》:“明于治乱,娴于~令。
”③讲话,告诉。
《殽之战》:“使皇武子~焉。
”柳宗元《段太尉逸事状》:“无伤也,请~于军。
”④推辞;
拒绝;
不接受。
《陈情表》:“臣以供养无主,~不赴命。
尖
jiān①(物体的末端)细小而尖锐。
杜甫《送张十二参军赴蜀州因呈杨五侍御》:“两行秦树直,万点蜀山~。
”②物体末端细小而尖锐的部分。
罗隐《咏峰》:“不论平地与山~,无限风光尽被占。
”③尖刻。
姚合《和座主相公面亭秋日即事》:“诗冷语多~。
”④声音尖而细。
贾岛《客思》:“促织声~~针似,更深刺著旅人心。
”⑤拔尖的;
出色的。
《红楼梦》:“留的~儿,孝敬姑奶奶、姑娘们尝尝。
”⑥打尖,中途休息略进饮食。
《儿......更多
廪
lǐn①米仓。
《论积贮疏》:“管子曰:‘仓~实而知礼节’。
”②官府供应的粮食。
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县官日有~稍之供,父母岁有裘葛之遗。
”③储藏;
积聚。
《素问•皮部论》:“~于肠胃。
”【廪廪】⒈通“懔懔”,恐惧害怕的样子。
⒉渐近的样子。
搭
dā①击;
打。
《北齐书•神武帝纪》:“常于并州市~杀人者。
”②加上。
王安石《拟寒山拾得诗》:“作马便~鞍,作牛便推磨。
” 【引】加物于支架之上,挂着。
白居易《石楠树》:“熏笼乱~绣衣裳。
”③架设。
李光《论移跸措置事宜劄子》:“仍令本府量度人数,先次~盖席屋。
”④附乘。
苏轼《论高丽进奉状》:“仍与限日,却差船送至明州,令~附因便海舶归国。
”⑤配搭。
《宋史•食货志下》:“收易旧会,品~入输。
”⑥短衣。
科
kē①类别;
门类。
《外科医》:“有医者,自称善外~。
”②< 名>封建王朝选拔人才的门类、名目。
白居易《与元九书》:“既第之后,虽专于~试,亦不废诗。
”③法律;
法律条文。
《出师表》:“若有作奸犯~及为忠善者,宜付有司论其刑赏。
”④征收;
摊派。
《促织》:“里胥猾黠,假此~敛丁口。
”⑤传统戏曲剧本表示角色的舞台动作及表情的用语。
《长亭送别》:“红递酒,旦把盏长吁~。
”
薄
bó①草木丛生的地方。
《涉江》:“露申辛夷,死林~兮。
”②(今读báo)厚度小,与“厚”相对。
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:“狐裘不暖锦衾~。
”③微少;
微薄;
浅薄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儿已~禄相。
”《促织》:“不终岁,~产累尽。
”《陈情表》:“门衰祚~,晚有儿息。
”④减轻。
晁错《论贵粟疏》:“~赋敛,广畜积。
”⑤(今读báo)贫瘠。
白居易《杜陵叟》:“岁种~田一顷余。
”⑥鄙薄;
轻视。
《出师表》:“不宜妄自......更多
遍
biàn①走遍;
踏遍。
《史记•货殖列传》:“行贾~郡国。
”②周遍;
普遍。
《雁荡山》:“凡永嘉山水,游历殆~。
”《曹刿论战》:“小惠未~,民弗从也。
”③逐一地,广泛地。
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公子引侯生坐上坐,~赞宾客。
”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余因得~观群书。
”④周,全。
《蚕妇》:“~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。
”⑤次,回。
《范进中举》:“范进不看便罢,看了一~,又念了一~。
道
dào①路;
道路。
《鱼我所欲也》:“呼尔而与之,行~之人弗受。
”《陈涉世家》:“会天大雨,~不通。
”【又】取道;
道经。
《鸿门宴》:“从郦山下,~芷阳间行。
”《后序》:“~海安,如皋,凡三百里。
”②途径;
方法;
措施。
《六国论》:“赂秦而力亏,破灭之~也。
”③规律;
法则。
《庖丁解牛》:“臣之所好者~也,进乎技矣。
”④道理;
事理。
《师说》:“闻~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。
”⑤道德;
道义。
《陈涉世家》:“伐无~......更多
饷
xiǎng①送给田里耕作的人的饭食。
《诗经•良耜》:“其~伊黍。
”②粮饷;
军粮。
《汉书•严助传》:“丁壮从军,老弱转~。
”③给田里耕作的人送饭食。
苏轼《新城道歉中》:“煮葵烧笋~春耕。
”④供给食物。
《五蠹》:“故饥岁之春,幼弟不~。
”⑤赠送。
《孟子•滕文公下》:“有童子以黍肉~,杀而夺之。
”【饷遗】馈赠。
【饷亿】供给。
俯
fǔ①屈身;
低头。
曹植《白马篇》:“仰手接飞猱,~身散马蹄。
”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~身倾耳以请。
”②卧伏;
蛰伏。
《礼记•月令》:“蛰虫咸~在内。
”③旧时公文书信中称对方行为的敬词。
韩愈《上郑尚书相公启》:“伏惟~加怜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