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í①道路。

屈原《九章•怀沙》:“易初本~兮,君子所鄙。

”(易初本迪:改变最初的道路。

)【又】道理。

《尚书•大禹谟》:“惠~吉,从逆凶。

”②开导;

引导。

《尚书•太甲上》:“启~后人。

”③遵循。

扬雄《法言•先知》:“为国不~其法。

”④进用;

引进。

《荀子•儒效》:“弗求弗~。

”⑤用于句首或句中,无义。

《尚书•立政》:“古之人~惟有夏。

”【迪哲】行为明智。

shùn①顺着。

《劝学》:“~风而呼,声非加疾也。

”②沿着。

《赤壁之战》:“曹操自江陵将~江东下。

”③遵循。

《叔向贺贫》:“宣其德行,~其宪则。

”④依顺;

顺从。

《陈情表》:“欲苟~私情,则告诉不许。

”⑤顺利。

《赤壁之战》:“今日拒之,事更不~。

”⑥和顺。

《狱中杂记》:“今天时~正,死者尚稀。

”⑦任随;

放纵。

《病梅馆记》:“纵之~之,毁其盆,悉埋于地,解其棕缚。

pèi①系挂在衣带上的装饰物。

《林黛玉进贾府》:“裙边系着豆绿宫绦,双衡比目玫瑰~。

”②佩带;

挂。

《鸿门宴》:“举所~玉玦以示之者三。

”③敬佩;

佩服。

杜甫《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》:“鄙人奉未眷,~服自早年。

”【佩服】⒈佩挂。

⒉铭记。

⒊遵循。

⒋悦服;

钦敬。

【佩弦】比喻自箴自戒。

弦,弓弦。

弦常紧绷,所以性缓的人佩以自警。

查询

shuài①军队的主将。

《后序》:“留二日,维扬~下逐客之令。

”②带领;

率领。

《李愬雪夜入蔡州》:“命李祐、李忠义~突将三千为前驱。

”③遵循;

遵从。

王安石《上皇帝万言书》:“不先教之以道艺,诚不可以诛其不~教。

chàng①惆怅;

失意。

《陈涉世家》:“辍耕之垄上,~恨久之。

”《狱中杂记》:“至再三,不得所请,~然而去。

”②懊恼;

恼恨。
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阿兄得闻之,~然心中烦。

”《智取生辰纲》:“那十四个人没一个不怨~杨志。

”【怅怅】失意,惆怅。

潘岳《哀永逝文》:“~兮迟迟,遵吉路兮凶归。

”【怅恨】懊恼怨恨。

司马迁《史记•陈涉世家》:“陈涉少时,尝与人佣耕,辍耕之垄上,~久之。

”【怅怳】恍惚。

【怅惋】1.感......更多

méi①树干。

《诗经•周南•汝坟》:“遵彼汝坟,伐其条~。

”②马鞭子。

《左传•襄公十八年》:“以~数阖。

”③古代行军时为防止喧哗,让士兵衔在口中的竹片或木片。

左思《吴都赋》:“衔~无声。

”④一枚就是一个。

谢惠边《祭古冢文》:“有五铢钱百余~。

”【枚举】一一列举。

【枚枚】细密的样子。

查询

bǐng①禾束,成把的禾。

《诗经•小雅•大田》:“彼有遗~,此有滞穗。

”【引】把,束。

《左传•昭公二十七年》:“或取一编菅焉,或取一~秆焉。

”②持;手拿着。

《楚辞•天问》:“伯昌号哀,~鞭作牧。

”③执掌;操持。

《诗经•小雅•节南山》:“忧心如醒,谁~国成?”④遵循。

《国语•晋语二》:“吾~君以杀太子,吾不忍。

”⑤古代容量单位,十六斛为一秉。

⑥通“柄”,权柄.《管子•小匡》:“治国不失~。

”【秉彝】......更多

guǐ①车两轮间的距离。

《史记•秦始皇本纪》:“车同~,书同文。

”【又】车辙。

《孟子•尽心下》:“城门之~,两马之力与?”②轨道;

一定的路线。

《淮南子•本经》:“五星循~而不失其行。

”③法则;

法度。

《汉书•叙传》:“东平失~。

”【引】遵循;

符合。

《韩非子•五蠹》:“是境风之民,其言谈者必~于法。

”④通“宄”,犯法作乱的人。

《汉书•辛庆忌传》:“奸~不得萌动而破灭。

shù①传述;

遵循前人的说法或继续前人的事业。

《〈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〉序》:“否则不能继~先烈遗志且光大之。

”②记述。

《岳阳楼记》:“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。

前人之~备矣。

”③讲述。

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“后常流涕~其事以语人。

”【述遵】遵循。

jūn①古代重量单位,三十斤为一钧。
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吾力足以举百~,而不足举一羽。

”②制作陶器的转轮。

桓宽《盐铁论•遵道》:“转若陶~。

”③通“均”,同样的,对等的。

《史记•平准书》:“自天子不能具~驷。

”【又】平均地;

均匀地。

《荀子•议兵》:“明道而~分之。

”④犹“大”,用于修饰跟尊长或上级有关的事物,以表示尊敬。

《长生殿》:“请问王爷传集某等,不知有何~令。

1234 共39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