赧
nǎn①(因羞愧等)脸色泛红。
《孟子•滕文公》:“未同而言,观其色~然。
”《训俭示康》:“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,辄羞~弃去之。
”②忧惧。
《国语•楚语上》:“夫子践位则退,自退则敬,不则~。
”
蹳
bō①踢,用脚推。
《汉书•夏侯婴传》:“常~两儿弃之,婴常收载行。
”②,如“蹳剌”。
李白《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》:“双鳃呀呷鳍鬣张,~银盘欲飞去。
”
迸
bèng①奔散;
走散。
《三国志•魏书•满宠传》:“督将~走,死伤过半。
”②喷射;
涌流。
《琵琶行》:“银瓶乍破水浆~。
”
鱍
bō鱼尾摆动声。
杜甫《观打鱼歌》:“绵州江水之东津,鲂鱼~~色胜银。
”也作“发发”、“泼泼”。
鸣
míng①鸟叫。
《与朱元思书》:“好鸟相~,嘤嘤成韵。
”②发出声响。
《琵琶行》:“银瓶乍破水浆迸,铁骑突出刀枪~。
”【又】使……鸣;
使……发出声响。
《石钟山记》:“虽大风浪不能~也。
”③敲击发声。
《陈州粜米》:“也还要上登闻将怨鼓~。
”④扬名;
出名。
《柳敬亭传》:“此子机变,可使以其技~。
”【鸣镝】响箭。
【鸣銮】指皇帝或贵族出行。
【鸣玉】腰间佩玉发出声响。
【鸣驺】贵官出行时驺卒喝道。
铠
kǎi石腊打仗时穿的金属护身衣。
《群英会蒋干中计》:“帐下偏裨将校,都披银~。
”
铺
pū①门环的底座。
左思《蜀都赋》:“金~交映。
”②陈设,铺开。
《诗经•大雅•常武》:“~敦淮濆。
”【引】广泛;
普遍。
《文心雕龙•明诗》:“~观列代。
”pù①店铺。
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•宣德楼前省府宫宇》:“南则唐家金银~。
”②驿站。
《元史•兵志四》:“元制,设急递~,以达四方文书之往来。
”③床铺。
《瑯琊歌辞》:“孟阳三四月,移~逐阴凉。
”
霄
xiāo①云气。
《兵车行》:“哭声直上干云~。
”②天空。
《雁荡山》:“至谷中则森然干~。
”【霄汉】云霄和银河,也比喻朝廷。
两
liǎng①成双的;
成对的。
《卖炭翁》:“~鬓苍苍十指黑。
”②二。
《陈涉世家》:“陈胜佐之,并杀~尉。
”③双方共同施行或承受同一行为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孤与老贼势不~立。
”④重量单位。
古代二十四铢为一两,十六为一斤。
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》:“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~银子放在桌上。
”⑤双,用于鞋袜等。
《诗经•南山》:“葛屦五~。
”liàng通“辆”用于车辆,车一乘为一辆。
《汉书•赵充国传》:“卤马牛羊十余万......更多
啾
jiū①吟声。
班固《答宾戏》:“夫~发投曲,感耳之声。
”②吹奏。
李咸用《远公亭牡丹》:“平头奴子~银笙。
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