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ēn①制作陶器用的转轮。

潘尼《释奠颂》:“若金受范,若埴在~。

”【又】〈动〉制作陶器。

《汉书•董仲舒传》“犹泥之在钧,唯~者之所为。

”②培养;

造就。

任昉《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》:“臣里闾孤贱,才无可~。

”③鉴别。

李白《与韩荆州书》:“山涛作冀州,~拔三十余人。

”④表明;

表扬。

颜延之《阳给事诔》:“义有必~。

”⑤军队左右两翼叫“甄”。

《晋书•周访传》:“使将军李恒督左~,许朝督右~。

zhí①用绳索拴住马足。

屈原《九歌•国殇》:“霾两轮兮~四马。

”②拴马踉用的绳索。

《诗经•周颂•有客》:“言授之~,以絷其马。

”《左传•成公二年》:“韩厥执~马前。

”③拘禁;

束缚。

《左传•成公九年》:“南冠而~者谁也?

jì①丝的头绪。

《墨子•尚同》:“譬若丝缕之有~。

”②纲领;

根本。

《吕氏春秋•孝行》:“夫孝,三皇五帝之本务,而万事之~也。

”③纲纪;

准则;

法度。

《吕氏春秋•孟春》:“无绝地之理,无乱人之~。

”④料理;

经营。

陶潜《移居》:“衣食当须~,力耕不吾欺。

”⑤记载;

记述。

《祭妹文》:“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,罗缕~存。

”⑥史书体裁之一种。

或记帝王事迹,如《汉书•高帝纪》;

或记一代大事,如《史记•周本纪》。

⑦十......更多

liǎo①植物名。

种类很多,味辛辣。

李贺《春归昌谷》:“逸目骈甘华,羁心如荼~。

”②比喻辛苦。

《诗经•周颂•小毖》未堪家多难,予又集于:“未堪家多难,予又集于~。

”③古代诸侯国名。

lù长大的样子。

《诗经•小雅•蓼萧》:“~彼萧斯。

sòng①朗诵;

朗读。

《赤壁赋》:“~明月之诗,歌窈窕之章。

”②背诵。

《后汉书•荀悦传》:“所见篇牍,一览多能~记。

”③述说;

颂扬。

《毛遂自荐》:“左右未有所称~,胜未有所闻。

”查询

zàn①帮助;

辅助。

《赤壁之战》:“此天以卿二人~孤也。

”②介绍;

引见。

《信陵君窍符救赵》:“公子引侯生坐上坐,遍~宾客。

”③称赞。

《报刘一丈书》:“闻者亦心计交~之。

”④文体的一种,一般用于颂扬。

《雁荡山》:“唐僧贯休为《诺矩罗~》。

”⑤赞语。

纪传等文章论著后的总评性文字。

如《芋老人传》篇末有“赞曰”。

【赞礼】古代举行典礼时,唱读仪式让人行礼。

【赞理】助手。

【赞襄】帮助。

bāng①诸候的封国,泛指国家。

《季氏将伐颛臾》:“~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。

”②分封。

柳宗元《封建论》:“~群后。

”(后,即诸侯)【邦畿】古代指天子直辖地,后泛指国境疆域。

《诗经•商颂•玄鸟》:“~千里,维民所止。

”【邦君】地方长官,指太守丶刺史等。

【邦彦】国中杰出有才德的人。

xí①低湿的地方。

《诗经•邶风•简兮》:“山有榛,~有岺。

”②新开发的田地。

《诗经•周颂•载芟》:“千耦其耘,徂~徂畛。

shí①以十个个体组成的一个单位。

军队中十人为一什,户籍以十家为一什。

《韩非子•显学》:“恃人之为吾善也,境内不~数。

”②《诗经》的“雅”、“颂”各部分每十篇编成一组,称“……之什”。

后代用“什”称诗篇或文章的卷数,也称诗文。

姚合《送陈倜赴江南从事》:“新~定知饶景思。

”③十倍。

王符《潜夫论•浮侈》:“浮末者~于农夫。

”④十分之……。

《史记•高祖本纪》:“会天寒,士卒堕指者~二三。

”【什伍】古户籍......更多

jiè①界线;

边界。

《诗经•周颂•思文》:“无此疆尔~。

”②边;

畔。

屈原《哀郢》:“哀州土之平乐兮,悲江~之遗风。

”③间隔;

隔开。

《汉书•翼奉传》:“前向崧高,后~大河。

”④居……之间。

《左传•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敝邑褊小,~于大国。

”⑤介绍;

引见。

《后汉书•符融传》:“融一见嗟服,因以~于李膺。

”⑥介绍人;

居中引见的人。

《荀子•大略》:“诸侯相见,卿为~。

”⑦甲;

铠甲。

贾谊《陈政事疏》:“将士被~......更多

12345 共59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