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īn①接引宾客。

《周礼•春宫•大宗伯》:“王命诸侯,则~。

”【又】接引宾客的人。

《三国志•魏书•三少帝纪》:“公下舆将答拜,~者请曰:‘仪不拜。

’。

”②陈设;

陈列。

《诗经•小雅•常棣》:“~尔笾豆,饮酒之饫。

”③遗弃;

排斥。

《战国策•齐策》:“倍约~秦,勿使争重。

”④通“宾“,敬奉。

《礼记•礼运》:“山川,所以~鬼神也。

”pín通“颦”,皱眉。

枚乘《莬园赋》:“~笑连便。

”【傧从】侍从。

左思《吴......更多

liáo①官。

《尚书•皋陶谟》:“百~师师。

”【又】特指一起做官的人。

《汉书•郑玄传》:“显誉成于~友,德行立于己志。

”【又】属官。

《新唐书•崔咸传》:“日与宾客~属痛饮。

”②奴隶的一个等级。

《左传•昭公七年》:“隶臣~,~臣仆。

”liǎo美好的样子。

《诗经•陈风•月出》:“佼人~兮。

pì①偏僻;

荒远。

《登泰山记》:“~不当道者,皆不及往。

”②邪僻;

不正。

《韩非子•八说》:“弱子有~行,使之随师。

”③孤僻;

怪僻。

《林黛玉进贾府》:“行为偏~性乖张,那管世人诽谤。

”【僻介】⒈远在。

⒉偏执耿介。

【僻脱】敏捷而无留滞。

【僻左】指僻之地。

jǐng①警备;

戒备。

《左传•襄公九年》:“令司宫、巷伯~宫。

”②告诫;

警告。

《三国志•吴书•吴主传》:“夫法令之设,欲以遏恶防邪,~戒未然也。

”③紧急情况或消息。

《后汉书•郭伋传》:“并部尚有卢芳之~。

yuán①头。

《左传•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免胄入狄师,死焉。

狄人归其~,面如生。

”②为首的。

《荀子•王制》:“~恶不待教诛。

”③第一。

《陈涉世家》:“二世~年七月。

”④朝代名(1271年1368年),开国君王忽必烈。

⑤黑色。

清朝避康熙帝的改“玄”为“元”。

《治平篇》:“自此而~焉。

”⑥天。

《淮南子•原道》:“执~德于心而化驰若神。

”⑦指帝王的年号。

《〈指南录〉后序》:“是年夏五,改~景炎。

”【元本】......更多

zhào①古代占卜时,占卜者观看龟甲烧灼形成的裂纹,用来判断吉凶,这种裂纹就叫兆。

《史记•文帝本纪》:“卜之龟,卦~得大横。

”【引】预兆;

征兆。

事情发生前的迹象。

《商君书•算地》:“此亡国之~也。

”②开始。

《左传•哀公元年》:“能布其德,而~其谋。

”③祭坛或墓地的界域。

《左传•哀公二年》:“素车朴马,无入于~。

”④古代以百万或万亿为兆,常用来表示多。

《尚书•吕刑》:“~民赖之。

”《九章•惜诵》:“......更多

qī①冷;

寒冷。

《左传•昭公四年》:“春无~风,秋无苦雨。

”②凄凉;

冷清。

《雨霖铃》:“寒蝉~切,对长亭晚。

”③伤感;

悲伤。

《祭妹文》:“旧事填膺,思之~梗。

”【又】使悲伤;

使伤感。

《小石潭记》:“坐潭上,四面竹树环合,寂寥无人,~神寒骨,悄怆幽邃。

liáng①稍冷;

微寒。

李陵《答苏武书》:“~秋九月,塞外草衰。

”②凉爽;

凉快。

《芙蕖》:“纳~而~逐之生。

”③薄;

少。

《左传•庄公三十二年》:“虢多~德,其何土之能得?

”【凉德】薄德。

fēn①剖开;

分开。

《谋攻》:“倍则~之。

”?滕王阁序》:“星~翼轸,地接衡庐。

”②半;

一半。

《三峡》:“自非亭午夜~,不见天日。

”③分配;

分享。

《曹刿论战》:“衣食所安,弗敢专也,必以~人。

”④区分;

辨别。

《荷蓧老人》:“四体不勤,五谷不~。

”⑤春分;

秋分。

《左传》:“日过~而未至。

”⑥成;

事物的在十分之一。

《祭妹文》:“减一~则喜。

”⑦长度单位,十分为一寸。

《核舟记》:“舟首尾长约八~有奇。

liú①杀;

戮。

《左传•成公十三年》:“虔~我边陲。

”②斧钺之类的兵器。

《尚书•顾命》:“一人冕执~。

”③凋残。

《诗经•大雅•桑柔》:“捋采其~。

2627282930 共578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