刺
cì①扎,用尖利的东西刺。
《寡人之于国也》:“是何异于~人而杀之,曰‘非我也,兵也’?
”《周处》:“处即~杀虎,又入水击蛟。
”②尖利像针的东西,物体的尖端。
陆龟蒙《蔷薇》诗:“中含芒~欲伤人。
”《汉书•霍光传》:“若有芒~在背。
”③斥责,指责。
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:“群臣吏民能面~寡人之过者,受上赏。
”《屈原列传》:“上称帝喾,下道齐桓,中述汤武,以~世事。
”④名贴,相当于后来的名片。
《报刘一丈书》......更多
厘
lí①治。
《尚书•尧典》:“允~百工。
”②赐;
给予。
《诗经•大雅•江汉》:“~尔圭瓒。
”③长度单位,十毫为一厘。
《汉书•赵充国传》:“失之毫~,差以千里。
”④通“嫠”,寡,寡妇。
《后汉书•西羌传》:“兄亡则纳~嫂。
”【厘正】订正;
改正。
取
qǔ①割取。
《周礼•大司马》:“获者~左耳。
”②俘获;
捕获。
《李愬雪夜入蔡州》:“入蔡州~吴元济。
”③攻占;夺取。
《公输》:“公输盘为我为云梯,必~宋。
”④拿取;
拿。
《赤壁赋》:“苟非吾之所有,虽一毫而莫~。
”⑤取得;
获得。
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岂~之易守难乎?
”⑥提取;
取出。
《劝学》:“青~之于蓝,而青于蓝。
”⑦通“取”,娶妻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今若遣此妇,终老不复~。
”⑧可取之处。
《答韦立师道书......更多
叟
sǒu老人。
《愚公移山》:“河曲智~亡以应。
”【又】对老人的称呼。
《孟子•梁惠王》:“王曰:‘~,不远千里而来,亦将有以利吾国乎?’”
吃
chī①口吃。
《史记•张丞相传》:“(周)昌为人~,又盛怒,曰:‘臣口不能言,然臣期期知其不可。
’”②笑声。
蒲松龄《聊斋志异•婴宁》:“但闻室中~,皆婴宁笑声。
”③进食。
贾谊《新书•耳痹》:“越王之穷,至乎~山草。
”④感受;
蒙受。
《京本通俗小说•错斩崔宁》:“半夜敲门不~惊。
”⑤表示被动。
《智取生辰纲》:“连累我们也~你说了几声。
”【吃官司】指被控告受处罚或关在监狱里。
【吃嘴】贪吃。
含
hán①衔在口里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口如~朱丹。
”【又】衔在眼里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阿女~泪答。
”②包含;
包容。
杜甫《绝句》:“窗~西岭千秋雪。
”《图画》:“而于面之中仍~有体之感觉者,为图画。
”【含贝】比喻牙齿洁白。
贝,白色的海贝。
宋玉《登徒子好色赋》:“腰如束素,齿如~。
”【含毫】以口润笔。
比喻构思为文或作画。
【含咀】品味,多指对书史学艺的欣赏体会。
《梁书•王筠传》:“昔年幼壮,颇爱斯文,~之......更多
启
qǐ①开启;
打开。
《核舟记》:“~窗而观,雕栏相望焉。
”②扫除;
清除。
《苦斋记》:“携童儿数人,~陨箨以艺粟菽。
”③开导;
启发。
《左传•襄公二十五年》:“~敝邑之心。
”④陈述;
禀告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府吏得闻之,堂上~阿母。
”【又】用于书信开头,表示下面开始陈述。
《答司马谏议书》:“某~:昨日蒙教。
”⑤开辟;
开拓。
《韩非子•有度》:“齐桓公并国三十,~地三里。
”【启白】陈说。
【启沃】竭诚忠告。
旧指......更多
吹
chuī①合拢嘴唇用力出气。
《韩非子•大体》:“不~毛而求小疵。
”②风吹。
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风飘飘而~衣。
”③吹奏。
苏轼《赤壁赋》:“客有~洞箫者,倚歌而和之。
”④管乐。
陶潜《述酒》诗:“王子爱清~。
”(清:指幽雅的。
)【吹拂】1.微风拂动物体。
2.比喻揄扬或汲引。
【吹嘘】1.夸大地宣扬。
2.嘴里嘘气。
嗣
sì①继承;
接续。
《捕蛇者说》:“今吾~为之十二年,几死者数矣。
”②继承人。
柳宗元《封建论》:“卒不能定鲁侯之~。
”③子孙;
后代。
柳宗元《封建论》:“其德在人者,死必求其~而奉之。
”④随后。
曹操《蒿里行》:“势力使人争,~还自相戕。
”【嗣息】子孙。
【嗣君】继位之君,也指太子。
查询
噪
zào①许多鸟或虫子乱叫。
杜甫《羌村》诗:“柴门鸟雀~,归客千里至。
”②喧哗,很多人在一起叫嚷。
《北史•流求传》:“勇者三五人出前跳~。
”这个意义又写作“譟”【引】毁谤。
王充《论衡•累害》:“贞良见妒,高奇见~。
” 【注】在古代,“噪”和“譟”是两个字,在“喧哗”的意义上两个字相通,在鸟、虫叫的意义上只能写作“噪”。
现“譟”简化为“噪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