镫
dēng①古代盛放熟食的器具。
《仪礼•公食大夫礼》:“实于~,宰右执~。
”②通“灯”。
油灯。
刘桢《赠五官中郎将》诗:“众宾会广座,明~糦炎光。
”dèng马鞭两旁的脚踏(后起意义)。
李白《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》诗:“龙驹雕~白玉鞍。
”查询
饔
yōng①熟食。
《汉书•杜钦传》:“亲二宫之~膳,致晨昏之定省。
”【又】特指熟肉。
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酒车酌醴,方驾驾授~。
”②烹饪。
如古代有饔人之官。
③朝食,上午吃的一顿饭。
《孟子•滕文公上》:“贤者与民并耕而食,~飧而治。
”
饵
ěr①糕饼。
归有光《先妣事略》:“吴家桥岁致鱼蟹饼~,率人人得食。
”②泛指食物。
《聊斋志异•蛇人》:“饲以美~,祝而纵之。
”③鱼饵。
杜甫《春水》:“接缕垂芳~。
”④药饵。
《捕蛇者说》:“然得而腊之以为~,可以已大风。
”⑤引诱。
《三国志•魏书•武帝纪》:“此所以~敌,如何去之?
。
”【饵敌】用计谋引诱敌人上当。
黍
shǔ①黍子;
黄米。
《荷蓧丈人》:“杀鸡为~而食之。
”②古代度量衡以十黍为累,十累为一铢,二十四铢为一两。
又以十黍为一分,十分为一寸。
《核舟记》:“舟首尾长约八有奇,高可二~许。
”
鼎
dǐng①古代烹煮用的器物,多圆形三足两耳。
《察今》:“尝一脟肉,而知一镬之味,一~之调。
”②常以鼎足之形比喻三方并立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如此,则荆吴之势强,~足之形成矣。
”③古代曾把鼎作为传国之宝,于是用它代表宝器。
喻指王位、帝位等。
《毛遂自荐》:“毛先生一至楚,而使赵重于九~大吕。
”《阿房宫赋》:“~铛玉石金块珠砾,弃掷逦迤。
”④三足香炉。
《促织》:“问者爇香于~,再拜。
”⑤显赫。
左思《吴都赋》......更多
坐
zuò①坐。
古人席地而坐,两膝着地,臂部靠在脚后跟上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秦王~章台见相如。
”②坐(在座位上)。
《口技》:“口技人~屏障,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。
”③座位。
《鸿门宴》:“项王则受璧,置之~上。
”这个意义后来写作“座”。
④犯罪;
因……犯罪;
犯……罪。
《晏子使楚》:“王曰:‘何~?
’曰:‘~盗。
’”⑤牵连治罪。
《苏武传》:“副罪,当相~。
”⑥诉讼时在法官面前对质。
《左传•昭公二十三年......更多
块
kuài①土块。
《左传•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出于五鹿,乞食于野人,野人与之~。
”②孤独。
宋玉《九辨》:“~独守此无泽兮。
”③块(后起意义)。
刘弇《蒲四杂诗》:“赖足尊中物,时将~磊浇。
”
奠
diàn①以酒食祭祀死者。
《窦娥冤》:“遇时节将碗凉浆~。
”②进献。
《仪礼•乡饮酒》:“主人坐,~爵于阶前。
”③放置。
《礼记•内则》:“~之,而后取之。
”(旧礼,男女不能亲手授受物品,如果没有盛物的器具,就先把物品放在地上,然后去取。
)④定;
建立。
《尚书•禹贡》:“~高山大川。
”
支
zhī①同“枝”,枝条。
《汉书•晁错传》:“~叶茂接。
”②同“肢”,人或动物的四肢。
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至舍,四~僵劲不能动。
”③分支。
《过大孤山小孤山》:“江自湖口分一~为南江。
”④支撑;
支持。
《核舟记》:“诎右臂~船,而竖其左膝。
”⑤供给。
《汉书•赵充国传》:“足~万人一岁食。
”【支离】⒈分散不全。
⒉衰弱;
憔悴。
【支吾】⒈抵抗。
⒉勉强支撑。
⒊用语搪塞;
说话含混,闪烁其辞。
查询
烂
làn①食物因为熟透而变得酥软的状况。
《吕氏春秋•本位》:“熟而不~。
”②被火烧伤;
烫伤。
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“面额焦~不可辨。
”③腐烂;
腐败。
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“国家之事糜~至此。
”④极;
程度深。
《范进中举》:“你是个~忠厚没用的人。
”⑤明亮;
有光芒。
《诗经•女曰鸡鸣》:“明星有~。
”《观沧海》:“星汉灿~,若出其里。
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