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à①棚架;

支撑东西的架子。

贾思勰《齐民要术•种桃柰》:“葡萄蔓延,性缘,不能自举,作~以承之。

”②放东西的架子。

《项脊轩志》:“借书满~。

”③架设;

构架。

《阿房宫赋》:“~梁之椽,多于机上之工女。

”④用于有支架的物体。

蒲松龄《山市》:“楼五~,窗扉皆洞开。

biāo①末端;顶端。

亦指树的末梢。

泛指高而尖的物体。

《蜀道难》:“上有六龙回日之高~。

”②高举。

周密《观潮》:“有乘骑、弄旗、~枪、舞刀于水面者。

”③标记;标志。

《范进中举》:“手里插个草~。

”④写明。

《哨遍•高祖还乡》:“明~着册历,见放着文书。

”⑤标准,榜样。

《狱中杂记》:“械系不稍宽,为~准以警其余。

”⑥清代军队编制名称,一标辖三营。

《三元里抗英》:“城内督~抚~旗满官兵,均欲奋勇出城决战。

jiǎn①法度;

法则;

方式。

曹丕《典论•论文》:“节奏同~。

”刘勰《文心雕龙•物色》:“然物有恒姿,而思无定~。

”②收敛;

约束;

检点。

成公绥《啸赋》:“宁子~手而叹息。

” 《三国志•魏书•锺会传》:“会于是禁~士众不得钞略。

”庾亮《让中书令表》:“少无~操。

”③查看;

查验。

曹操《收租调令》:“郡国守相明~察之。

”查询

dì①一种树。

潘岳《闲居赋》:“梅、杏、郁、~之属。

”②从容文静的样子。

李华《吊古战场文》:“穆穆~。

”tì相通;

通达。

《汉书•律历志上》:“万物~通。

”【棣棣】雍容娴雅的子。

李华《吊古战场文》:“穆穆~~。

”【棣萼】比喻兄弟。

【棣友】指兄弟友爱。

xián①杯子。

《广韵•咸韵》:“~,杯也。

”②小箱子。

《说文解字•木部》:“~,箧也。

”hán通“含”,容纳。

《汉书•天文志》:“辰星过太白,间可~剑。

”jiān通“缄”。

信封;

信件。

郑东《和郭熙仲》:“麻姑相许寄银~。

kǎi①法式;

典范。

《礼记•儒行》:“今世行之,后世以为~。

”②楷书,现在通行的一种汉字字体。

曾巩《尚书省郎官石记序》:“布此序独~字,精劲严重,出于自然,如动容周旋中礼,非强无者。

” 忾jiē①楷树,也叫黄连木。

段成式《酉阳杂俎续集》:“蜀中有木类柞……蜀人呼为~木。

”②刚直。

刘劭《人物志•体别》:“强~坚劲,用在桢干,失在专固。

xiè①建筑在高土台上房子。

《楚辞•招魂》:“层台累~临高山些。

”②古代的讲武堂。

《左传•成公十七年》:“三郤将谋于~。

”③收藏器物的房子。

《汉书•五行志上》:“~者所以藏乐器。

xùn①用活人陪葬。

《墨子•节葬》:“天子杀~,众者数百。

”【又】用偶人或器物随葬。

②为了某种目的而死。

《三国志•魏书•陈思王植传》:“~国家之难。

”③谋求;

追求。

陆机《豪士赋序》:“游子~高位于生前,志士思重名于身后。

xiáo①混杂;

错乱。

《汉书•艺文志》:“战国纵横,真伪分争,诸子之言纷然~乱。

”②通“崤”,山名。

《过秦论》:“秦孝公据~函之固,拥雍州之地。

”yáo同“肴”。

煮熟的鱼肉。

《诗经•大雅•凫鹥》:“尔酒既清,尔~既馨。

bó①水浅。

《颜氏家训•勉学》:“兀若枯木,~若穷流。

”②安静;

恬静。

诸葛亮《戒子书》:“非澹~无以明志。

”③停船;

停泊。

《泊秦淮》:“夜~秦淮近酒家。

”④止息;

停留。

陈子昂《古意题徐令壁》:“闻君太平世,栖~灵台侧。

”pō湖泊,湖泽,如“梁山~”。

3132333435 共515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