貉
hé一种野兽。
《列子•汤问》:“~逾汶则死矣。
”mò我国古代东北部一个民族。
《荀子•劝学》:“干越夷~之子,生而同声,第而异俗。
”
费
fèi①花费资财;耗费。
《过秦论》:“秦无亡矢遗镞之~,天下诸侯已困矣。
”②资财;
费用。
《狱中杂记》:“求脱械居监外板屋,~亦数十金。
bì春秋时鲁邑名。
《季氏将伐颛臾》:“今夫颛臾,固而近于~。
”
赖
lài①依赖;
依靠。
《滕王阁序》:“所~君子见机,达人知命。
”②赢利;
有利。
《战国策•卫策》:“为魏则善,为秦则不~矣。
”③幸亏。
《柳毅传》:“~明君子信义昭彰,致达远冤。
”
迫
pò①近。
《韩非子•亡征》:“怙强大之救而侮所~之国者,可亡也。
”②走近;
逼近。
《后序》:“时北兵已~修门外,战、守、迁皆不及施。
”③逼;
逼迫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荆州之民附曹者~兵势耳,非心服也。
”④急迫;
危急;
紧急。
《鸿门宴》:“此~矣,臣请入,与之同命。
”⑤催促。
杜甫《戏题画山水图歌》:“能事不受相促~。
”⑥狭窄。
《后汉书•窦融传》:“西州地势局~。
”【迫胁】⒈强迫;
逼迫;
威逼。
⒉狭窄。
【迫措】......更多
麾
huī①指挥作战的军旗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近者奉辞伐罪,旌~南指。
”②通“挥”,指挥。
《杨修之死》:“操方~军回战马超。
”③通“挥”,挥动(旗帜或手臂)。
《左传•隐公十一年》:“周~而呼曰:‘君登矣!
’”【麾盖】旗帜顶端。
【麾节】旌旗与符节,代指将帅的指挥。
《
鼎
dǐng①古代烹煮用的器物,多圆形三足两耳。
《察今》:“尝一脟肉,而知一镬之味,一~之调。
”②常以鼎足之形比喻三方并立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如此,则荆吴之势强,~足之形成矣。
”③古代曾把鼎作为传国之宝,于是用它代表宝器。
喻指王位、帝位等。
《毛遂自荐》:“毛先生一至楚,而使赵重于九~大吕。
”《阿房宫赋》:“~铛玉石金块珠砾,弃掷逦迤。
”④三足香炉。
《促织》:“问者爇香于~,再拜。
”⑤显赫。
左思《吴都赋》......更多
云
yún①说。
《兰亭集序》:“古人~:‘死生亦大矣。
’”②有。
《荀子•法行》:“其~益乎。
”③如此;
这样。
《师说》:“士大夫之族,曰师曰弟子~者,则群聚而笑之。
”④用于句首、句中、句末,无意义。
《诗经•卷耳》:“~何吁矣”《左传•成公十二年》:“日~莫矣。
” 《核舟记》:“盖大苏泛赤壁~。
”⑤话。
《苏武传》:“勿复有~。
”⑥云彩。
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~无心以出岫。
”⑦盛多的样子。
《过秦论》:“天下~集......更多
勉
miǎn①尽力;
努力。
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公子~之矣,老臣不能从。
”②鼓动。
《管子•立政》:“上不加~,而民自尽。
”
击
jī①敲击;
敲打。
《石钟山记》:“而陋者乃以斧斤考~而求之。
”②敲打弹奏(乐器)。
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高渐离~筑,荆轲和而歌。
”③撞击;
碰撞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相如持其璧睨柱,欲以~柱。
”④击刺。
《鸿门宴》:“请以剑舞,因~沛公于坐。
”⑤攻打;
攻击。
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得选兵八万人,进兵~秦军。
”⑥打劫。
《论积贮疏》:“兵旱相乘,天下大屈,有勇力者聚徒而衡~。
”⑦拍打。
《涉江》:“齐吴榜以~汰......更多
印
yìn①印章;
印信。
《后序》:“于是辞相~不拜。
”②印刷。
《活板》:“若止~二三本,未为简易。
”③印刷的字模。
《活板》:“每字为一~,火烧令坚。
”④符合。
《祭妹文》:“虽年光倒流,儿时可再,而亦无与为证~者矣。
”【印信】旧时公文书信所用印记的通称。
查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