族
zú①宗族;
家族。
《过秦论》:“山东豪俊,遂并起而亡秦~矣。
”②类。
《师说》:“士大夫之~,曰师曰弟子云者。
”《淮南子•俶真》:“万物百~。
”③灭族。
《阿房宫赋》:“~秦者秦也,非天下也。
”④众;
一般的。
《庖丁解牛》:“~庖月更刀,折也。
”⑤聚结;
集中。
《庄子•在宥》:“云气不待~而雨,草木不待黄而落。
”⑥筋骨交错的地方。
《庖丁解牛》:“每至于~,吾见其难为,怵然为戒。
”【族党】聚居的同族亲属。
景
jǐng①日光。
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~翳翳以将入,抚孤松而盘桓。
”《岳阳楼记》:“至若春和~明。
”②景致;
景色。
《滕王阁序》:“访风~于崇阿。
”③景物。
李白《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》:“况阳春召我以烟~,大块假我以文章。
”④大。
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心百元首,承天~命,善始者实繁,克终者盖寡。
”yǐng同“影”。
阴影;
影子。
《过秦论》:“天下云集响应,赢粮而~从。
” 【景行】⒈大道。
《诗经•小雅•车辖》:......更多
智
zhì①智慧。
《屈原列传》:“竭忠尽~,以事其君。
”②有才智。
《少年中国说》:“少年~则国~。
”③聪明。
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则~者尽其谋。
”【又】认为……聪明。
《智子疑邻》:“其家甚~其子,而疑邻人之父。
”④智谋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臣窃以为其人勇士,有~谋。
”⑤神智;
理智。
《吕氏春秋•疑似》:“丈人~惑于似其子者,而杀其真子。
”【智囊】足智多谋的人。
更
gēng①改正;
改变;
更换。
《十则》:“~也,人皆仰之。
” 《庖丁解牛》:“良庖岁~刀,割也;
族庖月~刀折也。
”《赤壁赋》:“客喜而笑,洗盏~酌。
”②经历;
经过。
《与吴质书》:“年三十余,在兵中十岁,所~非一。
”《史记•大宛列传》:“因欲通使,道必~匈奴中。
”③交替;
交互。
《活板》:“~互用之,瞬息可就。
”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“使将~休。
”④古时夜间计时单位。
一夜分五更,一更约二小时《孔雀东南飞》:......更多
有
yǒu①与“无”相对。
《论语》:“~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。
”②占有。
《鸿门宴》:“沛公欲王关中,使子婴为相,珍宝尽~之。
”③掌握。
《察今》:“~道之士,贵以近知远。
”④富有。
《货殖列传序》:“礼生于~而废于无。
”⑤收获;
出产的东西。
《捕蛇者说》:“退而甘食其土之~。
”⑥或者。
《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》:“故君子~不战,战则必胜。
”⑦用在动词前,以助语气。
《少年中国说》:“干将发硎,~作其芒。
”酉yòu......更多
朋
péng①货币单位。
上古以贝壳为货币,五贝为一串,两串为一朋。
《诗经•小雅•菁菁者莪》:“锡我百~。
”②朋友。
李白《陈情赠友人》:“斯人无良~。
”③结党;
互相勾结。
《离骚》:“世并举而好~兮。
”今有成语“朋比为奸”。
④比;
伦比。
《诗经•唐风•椒柳》:“硕大无~。
”⑤同;
齐。
《后汉书•李固杜乔传赞》:“李杜司职,~心合力。
”
服
fú①使用;
用。
《周易•系辞》:“~牛乘马,引重致远。
”②从事;
承当。
《论语•为政》:“有事,弟子~其劳。
”③衣服。
《涉江》:“余幼好此奇~兮。
”【又】穿衣服。
《殽之战》:“秦伯素~效次,乡师而哭。
”④穿戴;
穿着。
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:“朝~衣冠,窥镜。
”⑤佩;
佩带。
《冯谖客孟尝君》:“文车二驷,~剑一。
”⑥归顺;
服从。
《季氏将伐颛臾》:“故远人不~,则修文德以来之。
”⑦降服;
制服。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......更多
望
wàng①远望;
远看。
《劝学》:“吾尝跂而~矣,不如登高之博见也。
”②盼望;
希望;
期望。
《鸿门宴》:“日夜~将军至,岂敢反乎?”③埋怨;
怨恨;
责怪。
《书博鸡者事》:“敢用是为怨~。
”④月光满盈时,即农历每月十五日。
《赤壁赋》:“壬戌之秋,七月既~,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。
”⑤名望;
声望。
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先达德隆~尊,门人弟子填其室。
”【望洋】仰视的样子。
未
wèi①没有;
不曾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计~定,求人可使报秦者。
”②不。
《捕蛇者说》:“~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。
”③用在句尾表疑问,相当于“否”、“没有”。
《书博鸡者事》:“是足以报使君~耶?”④地支的第八位,古代用以记日子。
《登山记》:“是月丁~,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。
”⑤十二时辰之一,相当于下午一至三点。
【未亡人】旧时寡妇自称。
杜
dù①树木名。
又称棠梨,杜梨。
《经诗•有杕之杜》:“有杕之~,生于道左。
”②堵塞;
阻塞。
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而又有剪发~门,佯狂不知所之者。
”③毫无根据地随意臆造。
《林黛玉进贾府》:“只恐又是你的~撰。
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