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ēng①用火烘烤。

《荀子•性恶》:“枸木必将待檃栝~矫然后直。

”②用热气蒸。

《齐民要术•烝缹法》:“~令极熟。

”【引】热气盛。

杜甫《早秋苦热》:“七月六日苦炎~。

”③众;

多。

《诗经•大雅•烝民》:“天生~民。

”④祭祀,特指冬祭。

《礼记•王制》:“尝则不~。

rán①燃烧。

后来写作“燃”。

贾谊《陈政事疏》:“火未及~,因谓之安。

”②这样;

那样。

《鸿门宴》:“不~,籍何以至此?”③是的;

对的。
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王曰:‘~,诚有百姓者。

’”【又】认为……对的。

《促织》:“妻曰:‘死何裨益?不如自行搜觅,冀有万一之得。

’成~之。

”④用在形容或副词后,表状态,可译为“……的样子”、“地”,也可不译。

《捕蛇者说》:“蒋氏大戚,汪~出涕。

”《石钟山记》:“森~欲......更多

zào干。

贾思勰《齐民要术•耕田》:“必须~湿得所为佳。

bǎng①牌匾;

匾额。

杜甫《岳麓山道林二寺行》:“莲花交响共命鸟,金~双回三足乌。

”②告示;

文告。

《北齐收•马嗣明传》:“数处见~,云有人家女病。

”③题写。

刘挚《临湘县阅武亭记》:“据以大亭,~曰‘阅武’,以时临视其艺。

”fáng通“妨”,妨碍。

《论衡•自纪》:“母骊犊骍,无害牺牲;

祖浊裔清,不~奇人。

jiǎo①健壮。

《淮南子•俶真》:“~狗之死也。

”【又】凶暴。

《墨子•节用中》:“猛禽~兽。

”②狡猾。

《战国策•齐策四》:“~兔有三窟,仅得免其死耳。

wěi①众多;

众。

《论衡•宣汉篇》:“周有三圣,文王武王周公时~出。

”②杂;

琐碎。

《晋书•刘弘传》:“又酒室中云齐中酒、听事酒、~酒,同用麴米。

”【又】杂凑。

《汉书•董仲舒传》:“科别其条,勿~勿并,取之于术,慎其所出。

”③卑贱;

下流。

《抱朴子•百里》:“庸~之徒,器小志近。

”④表示谦卑。

《后汉书•隗嚣传》:“望无耆耈之德,而~托宾客之上,诚自愧也。

yòng①使用。

《寡人之于国也》:“察邻国之政,无如寡人之~心也。

”②任用。

《涉江》:“忠不必~兮,贤不必以。

”③效力。

《陈涉世家》:“吴广素爱人,士卒多为~者。

”④需要,多用于否定。

《木兰诗》:“木兰不~尚书郎。

”⑤才能。

《原毁》:“彼虽善是,其~不足称也。

”⑥资财。

《荀子•天论》:“强本而节~。

”⑦用处;

作用。

《赵威后问齐使》:“此率民出于无~者,何至今不杀乎。

”⑧根据;

凭。

《陌上桑》:“何~......更多

hé①何不;

为什么不。
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王欲行之,则~反其本矣?”②怎么;

为什么。

《管子•戒》:“~不从乎?君将有行。

chù①直通。

谢灵运《山居赋》:“曲术周乎前后,直陌~其东西。

”②直率。

③直立,高耸。

【又】形容耸立。

杜牧《阿房宫赋》:“蜂房水涡,~不知其几千万落。

”④齐,齐平。

鲍照《芜城赋》:“ 若断岸,~似长云。

”【矗矗】形容高峻。

yǐ①表示肯定语气,说明事情已实现。

《扁鹊见蔡桓公》:“使人索扁鹊,已逃秦~。

”②表示推测语气,说明事情将要实现。

《赤壁之战》:“事急而不断,祸至无日!

”③用于感叹,可译为“了”、“啊”。

《愚公移山》:“甚~,汝之不惠!

”④表示请求、禁止语气,可译为“吧”。

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公子勉之~,老臣不能从。

”⑤与其他疑问词结合,表示疑问语气。

可译为“了”、“呢”。
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德何如,则可以王~......更多

3637383940 共401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