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
guó①国家。
《察今》:“故治~无法则乱。
”②周代诸侯国以及汉以后侯王的封地。
《寡人之于国也》:“察邻~之政,无如寡人用心者。
”③国都;
京都。
《殽之战》:“武夫力而拘诸原,妇人暂而免诸~。
”《岳阳楼记》:“则有去~怀乡,忧谗畏讥。
”④地方;
地域。
《硕鼠》:“逝将去女,适彼乐~。
”查询
囿
yòu①畜养禽兽的园地。
《孟子•梁惠王下》:“文王之~方七十里。
”【又】菜园;
果园。
《大戴礼记•夏小正》:“~有见杏”②事物聚集的地方。
徐光启《刻〈几何原本〉序》:“真可谓万象之形~,百家之学海。
”③局限,指见识不广。
《庄子•天下》:“辩者之~也。
”成语有“囿于见闻”查询
均
jūn①通“钧”,制作陶器的转轮。
《管子•七法》:“不明于则,而欲出号令,就立朝夕于运~之上。
”②均匀;
平均。
《季氏将伐颛臾》:“不患贫而患不~。
”③公平;
公正。
《出师表》:“将军向宠,性行淑~。
”④均匀地分布。
《与陈伯之书》:“故知霜露所~,不育异类。
”⑤权衡;
衡量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~之二策,宁许以负秦曲。
”⑥都;
皆;
全。
《三元里抗英》:“~欲奋勇出城决战。
”
坎
kǎn①坑;
坑穴。
《汉书•苏武》:“凿地为~。
”②洞;
洞穴。
《李愬雪夜入蔡州》:“李祐、李忠义钁其城为~以先登。
”③形容敲击的声音。
《石钟山记》:“有窾~镗鞳之声。
”【坎毒】愤恨。
【坎廪】也作“坎壈”,不平,喻遭遇不顺利。
坑
kēng①土坑;
地面凹下去的地方。
贾思勰《齐民要术•种椒》:“先作小~,圆深三寸。
”②活埋。
王充《论衡•语增》:“~儒士,起自诸生为妖言。
”③坑害;
陷害。
《窦娥冤》:“则被你~杀人燕侣莺俦。
”gāng通“冈”,土山;
高地。
《楚辞•九歌•大司命》:“吾与君兮齐速,导帝之兮九~。
”kàng通“炕”,用砖土等砌成的墙。
《旧唐书•高丽传》:“冬月皆作~,下燃煴火以取暖。
”
域
yù①邦国;
封邑。
《季氏将伐颛臾》:“夫颛臾,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,且在邦~之中矣。
”②疆界;
一定区域。
《周礼•大司徒》:“周知九州之地~广轮之数。
”③坟地。
《诗经•唐风•葛生》:“蔹蔓于~。
”【域兆】墓地。
查询
堪
kān①经受得起;
能够承受。
《郑伯克段于鄢》:“今京不度,非制也,君将不~。
”《后序》:“境界危恶,层见错出,非人世所~。
”【又】胜任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不~吏人妇,岂合令郎君?
”②可以;
能够。
杜甫《房兵曹胡马》:“所向无空阔,真~托死生。
”【堪舆】相地看风水的迷信职业者。
墟
xū①大土山。
柳宗元《观八骏图说》:“古之书记周穆王驰八骏升昆仑之~者。
”②废墟。
贾思勰《齐民要术•种麻》:“麻欲得良田,不用故~。
”【又】使成废墟。
《荀子•解蔽》:“丧九牧之地,而~宗庙之国。
”③集市(后起意义)。
如“趁墟”、“墟市”。
范成大《豫章南浦亭泊舟》诗:“趁~犹市井,收潦再耕桑。
”【墟落】村落。
王维《渭川田家》诗:“斜阳照~,穷巷牛羊归。
”
夏
xià①四季的第二季。
《论贵粟疏》:“春耕,~耘,秋获,冬藏。
”②我国古代对中原地区的称呼,也称“华夏”、“诸夏”。
《荀子•儒效》:“居楚而楚,居越而越,居~而~。
”③通“厦”,高大的房屋。
屈原《九章•哀郢》:“曾不知~之为丘兮。
”④朝代名。
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,第一代君主是禹。
夹
jiā①辅佐;
辅助。
《左传•僖公四年》:“五侯九伯,女实征之,以~辅周室。
”②从两边夹住;
把……夹在中间。
《大铁椎传》:“右胁~大铁椎。
”③从相反的两面。
《国语•吴语》:“赵人分为二师,将以~攻我师。
”④夹杂;
混杂。
《口技》:“又~右千求救声,曳屋许许声,抢夺声。
”⑤夹子;
夹东西的器具。
《周礼•射鸟氏》:“并~取之。
”⑥江河港汊可泊船的地方。
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:“晚泊沙~,距小孤一里。
”⑦册;
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