项
xiàng①脖子的后部。
《左传•成公十六年》:“与之两矢,使射吕锜,中~伏弢。
”【又】泛指脖子。
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修额短~。
”。
②种类;
款目。
《宋史•兵志七》:“愿应募为部领人者,依逐~名目,权摄部领。
”
卧
wò①伏在矮而小的桌子上睡觉。
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“庑下一生伏案~,文方成草。
”②睡;
躺。
《促织》:“东曦既驾,僵~长愁。
”③趴伏。
《清平乐•村居》:“最喜小儿无赖,溪头~剥莲蓬。
”④平放着。
《核舟记》:“舟尾横~一楫。
”【卧龙】比喻隐居或尚示崭露头角的想不出人才。
查询
厝
cuò①放置;
安排。
贾谊《治安策》:“抱火~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。
”(积薪:柴堆。
)这个意义又写作“措”。
②葬。
潘岳《寡妇赋》:“将迁神而安~。
”(神:指灵柩。
)【引】指棺材浅埋等待改葬。
归有光《与沈养吾书》:“山妻在殡,便欲权~。
”(山妻:指自己的妻子,是一种客套话。
殡:停棺待葬。
权:暂且。
)③通“错”。
交错;
交叉。
《汉书•地理志》:“五方杂~,风俗不纯。
”④磨刀石。
【厝火积薪】言置火于积薪之下,......更多
彪
biāo①虎皮上的斑纹。
【引】比喻文采鲜明。
《法言•君子》:“曰以弸中而~外也。
”②小虎,虎。
庾信《枯树赋》:“熊~顾盼,鱼龙起伏。
”③比喻身材魁梧。
《北史•斛律光传》:“马面~身,神爽雄杰。
”④明悟,使明白。
蔡邕《处士 叔则铭》:“童蒙来求,~之用文。
”⑤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行、队。
睢景臣《哨遍•高祖还乡》:“见一~人马到庄门。
”⑥姓。
巉
chán山势高险的样子。
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:“自数十里外望之,碧峰~然孤起,上干云霄。
”【巉巉】高峻险要的样子。
岑参《入剑门作寄杜杨二郎中……》诗:“凛凛三伏寒,~五丁迹。
”【巉岩】高峻险要的山岩。
愆
qiān①过失;
过错。
《窦娥冤》:“念窦娥葫芦提当罪~。
”②违背;
违反。
颜延之《陶徵士诔》:“有合谥典,无~前志。
”③过分;
过度。
《左传•昭公四年》:“冬无~阳。
”【愆伏】(气候)失调;
失常。
【愆尤】罪过;
过失。
抗
kàng①抗拒;
抵御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然刘豫州新败之后,安能~此难乎?
”②匹敌;
相当。
《游黄山记》:“万峰无不下伏,独莲花与~耳。
”③刚正;
刚直。
《后序》:“初至北营,~辞慷慨,上下颇惊动。
”④高;
高亢。
《马伶传》:“迨半奏,引商刻羽。
~坠疾徐,并称善也。
”⑤强;
超过。
《过秦论:“谪戍之众,非。
于九国之师也”【抗礼】行对等的礼。
【抗论】1.直言不阿屈。
⒉争论而不相上下。
【抗言】⒈高声说话。
⒉对面交......更多
招
zhāo①用手势叫人。
《劝学》:“登高而~,臂非加长也。
”②招来;
招集。
《汉书•晁错传》:“上~贤良。
”③招致。
《伶官传序》:“书曰:‘满~损,谦受益。
’”④招待;
款待。
《五柳先生传》:“或置酒而~之。
”⑤供认。
《旧唐书•哀帝纪》:“陈文巨~伏罪款。
”⑥揭示。
《国语•周语》:“立于淫乱之国,而好尽言以~人过,怨之本也。
”⑦箭把。
《吕氏春秋•本生》:“万人操弓,共射其一~。
”【招安】封建统治集团以官......更多
漂
piāo①浮液体表面上。
《过秦论》:“伏尸百万,流血~橹。
”②漂泊;
流浪。
《并序》:“今~沦憔悴,转徙江湖间。
”piǎo用水冲洗;
荡涤。
《史记•淮阴侯列传》:“信钓于城下,诸母~。
”李白《宿五松山下荀媪家》:“令人惭~母,三谢不能餐。
”
炤
zhào照耀。
《荀子•天论》:“列星随旋,日月递~。
”zhāo通“昭”。
明显;
显著。
《诗经•小雅•正月》:“潜虽伏矣,亦孔之~。
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