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
chuān①穿透,突破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此所谓‘强弩之末势不能~鲁缟’者也。
”②凿,掘。
《察传》:“及其家~井,告人曰:‘吾~井得一人。
’”③通过,经过。
《登泰山记》:“~泰山西北谷,越长城之限,至于泰安。
”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:“即从巴峡~巫峡,便下襄阳向洛阳。
”④贯串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赍钱三百万,皆用青丝~。
”⑤破,破损。
《五柳先生传》:“短褐~结,箪瓢屡空。
”⑥穿戴。
《\\[般涉调\\]哨......更多
策
cè①竹制的马鞭子。
《过秦论》:“振长~而御宇内。
”《马说》:“执~而临之。
”②鞭打;
鞭策。
《马说》:“~之不以其道。
”《中山狼传》:“~蹇驴,囊图书。
”③竹杖;
拐杖。
《淮南子•夸父逐日》:“夸父弃其~。
”④拄着(拐杖)。
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~扶老以流憩。
”⑤写字的竹简;
书册。
也写作“册”。
《王冕读书》:“执~映长明灯读之。
”⑥记录;
登记。
《木兰诗》:“~勋十二转,赏赐百千强。
”⑦帝王对臣下封土、授......更多
署
shǔ①布置;
安排。
《汉书•高帝纪》:“部~诸将。
”②官署;
衙门。
《陈情表》:“且臣少事伪朝,历职郎~。
”③代理或暂任、试任某一官职。
《三国志•诸葛亮传》:“以亮为军师将军,~左将军府事。
”④签名;
题字。
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“公瞿然注视,呈卷,即面~第一。
”
道
dào①路;
道路。
《鱼我所欲也》:“呼尔而与之,行~之人弗受。
”《陈涉世家》:“会天大雨,~不通。
”【又】取道;
道经。
《鸿门宴》:“从郦山下,~芷阳间行。
”《后序》:“~海安,如皋,凡三百里。
”②途径;
方法;
措施。
《六国论》:“赂秦而力亏,破灭之~也。
”③规律;
法则。
《庖丁解牛》:“臣之所好者~也,进乎技矣。
”④道理;
事理。
《师说》:“闻~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。
”⑤道德;
道义。
《陈涉世家》:“伐无~......更多
丝
sī①蚕丝。
《乐羊子妻》:“此织生自蚕茧,成于机杼。
一~而累,以至于寸。
”②丝织品。
《训俭示康》:“近岁风俗尤为侈靡,走卒类士服,农夫蹑~履。
”③像丝的西。
《黄生借书说》:“素蟫灰~时蒙卷轴。
”④古代八音(金石丝竹匏土革木)之一,即弦乐。
《琵琶行》:“终岁不闻~竹声。
”⑤旧时的长度和重量的微小单位,为千分之一分。
如十忽为一丝,十丝为一毫,十毫为一厘。
恤
xù①顾念;
体念。
《赵威后问齐使》:“哀鳏寡,~孤独,振困穷,补不足。
”②救济。
《论积贮疏》:“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,国胡以相~?
”③忧虑。
《答司马谏议书》:“士大夫多以不~国事,同俗自媚于众为善。
”【恤刑】慎用刑法。
【恤恤】忧虑的样子。
戟
jǐ①一种兵器。
柄端为金属枪尖,侧边为月芽形利刃,是戈与矛的合体,兼有直刺、横击的功能。
《鸿门宴》:“交~之士欲止不内。
”②钩刺。
沈括《梦溪笔谈•异事》:“遇鹿豕即以尾~之以食。
”③指手臂做成戟的形状。
苏轼《后怪石供》:“~此而詈人,人莫不怒。
”④刺激。
柳宗元《与崔饶州论石钟乳书》:“泄火生风,~喉痒肺。
”【戟户】⒈指军营。
⒉指显赫高贵之家。
【戟手】(骂人时)将食指和中指伸屈成戟形以指指点点。
既
jì①尽;
完;
终了。
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言未~,有笑于列者曰。
”②后来;
不久。
《左传•成公二年》:“~,卫人赏之以邑。
”③已经,……以后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~罢,归国,以相如功大,拜为上卿。
”④全;
都;
皆。
《屈原列传》:“楚人~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。
”⑤既然;
既然是。
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~自以心为形役,奚惆怅而独悲。
” 《季氏将伐颛臾》:“~来之,则安之。
”⑥与“且”、“又”、“亦”相呼应,......更多
纵
zòng①竖,与“横”相对。
《游黄山记》:“四顾奇峰错列,众壑~横。
”②放。
《殽之战》:“奉不可失,敌不可~。
~敌,患生;
违天,不祥”。
③放纵;
放任。
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既得志,则~情以傲物。
”《赤壁赋》:“~一苇之所如,凌万顷之茫然。
”④驱。
《失街亭》:“延挥刀~马,直取张郃。
”⑤腾跃。
《美猴王》:“(石猴)将身一~,径跳入瀑布泉中。
”⑥即使;
纵放。
《垓下之战》:“~江东父兄怜我而王我,我何面目......更多
调
tiáo①协调;
调和。
于谦《喜雨行》:“但愿风~雨顺民安业。
”②烹调;
调味。
也指烹调的滋味。
《察今》:“尝一脟肉,而知一镬之味,一鼎之~。
”③调节;
节制。
《治平篇》:“水旱疾役,即天地~剂之法也。
”④调弄;
弹奏。
《陋室铭》:“可以~素琴,阅金经。
”⑤调理休养。
《杨修之死》:“原来被魏延射中人中,折却门两个,急令医士~治。
”⑥调笑;
嘲弄。
《世说新语•排调》:“康僧渊目深而鼻高,王丞相每~之。
”dià......更多